1、多看少做:对于陌生领域,要心怀敬畏,克制冲动情绪,多观察、体会、研究、反思,不要一下投入过多,防止理解不到位,只看了形式,没把握实质。 区分果断与冲动:是否是理智的选择,是否经过研究分析,有没有应对失败的计划;还是情绪的冲动、侥幸、贪婪、从众、虚荣的心理;是不是找借口。摸着石头过河、橡皮筋原理:小心尝试+研究反思2、发现思维方式:从问题而来 纪律与个性:纪律是一种美。个性也是一种美。美与不美,关键要看放在什么地方。什么时候个性,强调特殊性,什么时候集体性,强调纪律。这是需要用心找平衡的。 享受纪律:精神上独立,但行为上守纪。良好的纪律,有助于成长。理解纪律,积极的享受的去遵守。只有精神独立,有自我的判断,自我的选择,才能享受。 学习方式:分辨、对比、选择。两种矛盾或易混淆的概念一起学习,也就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防止一根筋和片面理解。例如区分果断与冲动、多看少做与摸着石头过河、以退为进与纵容,纪律或自由。3、积极想像:碰到问题,碰到别人的想法,多从积极的一面去想。克服想当然、畏难、拖拉、找借口4、消极、拖延、逃避,不能带来快乐。唯有学习、做有意义的事情,才能解决问题。迈出第一步,坚持积累,为孩子做榜样。5、我们总想着给孩子创造机会,其实,孩子给了我们很多机会,而我们,没有看到,没有抓住,因为能力不足、意识不够。孩子的表现,适应着我们的能力。6、思考:孩子遇到问题或困难怎么办?
根本的认识,就是责任全在老师和家长,要放下强势和固执及IT,要承担责任,想办法,不逼迫孩子。
从实际出发,把问题具体化,明确问题所在,找到原因,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具体方法有:
以退为进:温柔的坚持;明确什么要坚持,什么可以让步,原则问题不让步;
任务分解:降低任务难度,逐步解决;
变换角度:例如把问题变成有趣的思考;
正向体验:示弱,幽默,放松,让任务变得有趣;通过孩子已有的经历,树立信心;
水到渠成:以孩子为中心,准备好环境和材料,示范引导;
未雨绸缪:平时多积累,打好基础,体验好的思维方式,建立良好亲子关系;
变被动为主动:以上方法,都可以减轻压力,促使变被动为主动;
7、对人两点原则:真诚,尊重。基础是自身能力、自我评价。能力够了,对人不依赖,无所求,欣赏别人,同时不违心。能力不够,有求于人,而事与愿违,则生纠结。然而能力不可能无限,所以自我评价,接受自我也很重要,能力有限,要会取舍。
8、专业vs非专业:与外行交流,要理解他的非专业,又要给出专业的答复;对自己负责的事情,要满足专业要求;把非专业的需求,转化成专业的要求。一些实际创新的工作,并不包含太多专业知识,与专业的人合作,可以弥补知识的不足,但是需要联系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如果需要,带着实际问题去学习,效率超过在学校的学习。平时适当的“博”,在需要的时候,才知道去哪里找“专”。
9、溺爱——满足表面要求、讨好、限制、依赖、恐惧;
真爱——满足内心需求、尊重、鼓励、成长、信任;
10、跟孩子怎么搞好关系?给孩子出路,给孩子办法,给孩子理解,给孩子快乐。总结起来就是:丰富正向体验。
11、起点:现状; 目标:理想; 原则:道德; 道路:阶段、方法。
12、思维的层次:1.顺从、轻信;2.逆反、质疑;3.辩证、多元、综合;4.发展、尊重、平衡取舍。
一致性沟通的要素:自己、他人、环境(客观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