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了徐悲鸿励志学画,就想起许知远的访谈节目《十三邀》,他的口号就是“看世界,带着偏见”,当然这个“偏见”是他在喧嚣世界里坚持的那些情怀,不愿被时代裹挟,就借用了这个题目。
看世界,带着偏见
在这个充满偏见的世界,常常有专家、教育家、尊长对学生发表“高见”。在分数的统一支配下,很多孩子被打上标签,“不能做难题的女孩子”“初一不行,初二绝对跟不上”,种种偏见有源于性别的歧视或者智力上的优越感或者陈腐的往年经验。事实上,在义务教育阶段,学习只要找到目标找准方向找好方法,认真努力,好成绩从来不是某些“优等生”的专利。
面对偏见,有的家长胆怯了,孩子不是那块料,要不就降低目标退而求其次;有的孩子不服气,和老师针尖对麦芒,不信别人就比我聪明,又苦于无法取得有说服力的分数,只能去捣蛋发泄;还有不服输的家长,争辩自己的孩子以前多么优秀,怎么换个老师就不行了,还不是老师的问题…….种种争辩、怯懦、变相抗争都不能改变别人对你的偏见。真正的问题在于,你是否能做到让别人改变看法?
在徐悲鸿的成长历史上,他也遇到更严重的偏见,看不起中国人的外国学生很不礼貌地冲着徐悲鸿说:“你们中国人就是到天堂去深造,也成不了才!” 徐悲鸿被激怒了,但是他知道,靠争论是无法改变别人的无知和偏见的,必须用事实让他们重新认识一下真正的中国人!从此徐悲鸿更加奋发努力。他像一匹不知疲倦的骏马,日夜奔驰,勇往直前。当时,巴黎的博物馆里陈列着许多欧洲绘画大师的作品,每逢节假日,徐悲鸿就进馆去临摹。常常一画就是一整天。经过潜心临摹,徐悲鸿的画技有了很大的提高。徐悲鸿的做法,既没有用蛮力动武,也没有去争辩,当然也没有忍气吞声。不争不急不蛮,他相信自己可以证明中国人的能力,他心头的爱国情怀以及精神上的追求驱使着他不断努力潜心学习。虽然生活十分清苦,为省下钱来购买绘画用品经常每餐只用一杯白开水和两片面包。最后功夫不负有心人。三年过去了,徐悲鸿在巴黎高等美术学校以优异的成绩通过了结业考试。他创作的油画在巴黎展出时,轰动了整个画界。面对别人的偏见,他不忘初心,带着自己的中国人也能行的“偏见”执着前行。
面对这世界的许多偏见,你是否有自己的正见,并且能坚持,脚踏实地地带着自己的“偏见”前进,努力奋斗?当别人摇头叹息,女孩子作难题不行时,象徐悲鸿一样,专门找有代表性的难题,分析知识点、思路,总结解题流程、方法,寻找类似题型,做好笔记反复揣摩,刻意训练,这么日积月累,持之以恒的努力,任何人都能有所斩获;当你面对初一不太如意的成绩时,请衡量一下自己是否有不断向上的进取心,坚信自己不比别人差,然后踏踏实实奋起直追,在做好眼前功课的同时,查缺补漏,少睡懒觉少玩手机,像徐悲鸿一样多下功夫,那么初二也不晚!请你看世界时,带着自己的“偏见”,砥砺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