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请大家思考,我们谈一个小绘本的哲学内涵?大家觉得有什么用?
有限与无限
大家答出来了。就是有限和无限这篇文章提到的。
所谓哲学,就是对于无限世界的有限概括。
那个老师的课,有什么问题?
我们先看这个老师的课堂规划。《爷爷一定有办法》的教学设计(一年级)
一、活动目标
1.通过老师的念读,掌握故事大致内容。
2.培养学生听故事的技巧和观察画面的能力。
3.通过讨论,帮助学生解决困惑、交流看法。
4.做一些延伸的游戏,协调学生多元智能的发展。
二、预计课时:1~2 课时
三、活动过程
(1)阅读前:本书不必先让学生阅读,教师可以先让孩子看封面,猜一猜故事可能是怎么样的,再引出本次要讲的故事。
(2)阅读中:教师念,请孩子看画面,念到关键的地方让学生猜,然后翻页印证孩子的想法。
(3)阅读后:先让学生提出不懂的问题,教师相机解决。然后教师组织学生讨论。如,约瑟的小毯子变成过几种东西?最后变成了什么,你觉得有趣吗?为什么约瑟不愿丢掉用旧了的东西呢?你有没有用旧的东西也舍不得丢的,你能想出什么好的利用方法吗?
(4)完成阅读后,可以选择让学生做几种延伸的游戏:
A.想象力大比拼。选择一种物品,让学生分组说,“还可以做……”
B.分一分。把书中爷爷想到的办法,以及它的用途,小组合作设计成表格。
C.看图作比较。观察画面中的房子、屋内的陈设、空间的布置、交通等,整理成表格。
D. 剪刀的音乐。用肢体和动作,有节奏地表现爷爷缝东西的情景。
哦,天啊,这个课被设计得好丰富啊。
我却有种完整故事被大卸八块的感觉。
废物利用只是这个故事的外表,它符合儿童的心理,对旧物有一种安全感,所以不愿意轻易丢弃,更何况这件事越来越变成约瑟和爷爷之间的私藏,而变得有趣起来;
深层的含义其实是给孩子植入一种心智模式:我有办法,我能创造;
如果理解了故事本质设计课题就不会这样了吧。
这个绘本。有不止一个有限。
模式是一种有限。另外,哲学内涵也是一种。
我有办法,我能创造。还不是哲学内涵。这个还是浅层了一些。
这个老师的问题。是碎片化这个特点。丰富而碎片。
这种课堂,热热闹闹,孩子最终的收获也不知道是什么。
这个书,成了一个过家家的道具了
喧宾夺主。最后孩子就记得玩了。
这就是大材小用了。
这是我们惯有的思维。就是帮助孩子记忆。
这些活动很热闹,可以让孩子记住故事。但缺乏思考。
那我们自己在家给孩子讲,该如何引导孩子自己得出这个结论呢
绘本是不是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孩子有不同的讲法
小学生的公开课老师也是这样上的活动很热闹,可以让孩子记住故事。但缺乏思考
作为一年级的孩子,有了一定的思考能力。可以启发思考。
深度一些的思考。
我们成年人都缺乏思考的习惯。我读这个绘本很多遍了,没认真想过。
这个绘本比较深的哲学思想。是探讨有用和没用这个辩证关系。
那些看起来没用的东西,实际上思考一下,都是有用的。
不是爷爷多厉害。。
而是那个看似无用的东西本质上就是有用的。
你如果学会了那个思考。。你也会像爷爷那样厉害。
最后,那个孩子果然就厉害了。
在爷爷一筹莫展的时候,孩子想出了好点子,不是吗?
对,爷爷就是有发现的眼睛。
而孩子,最终也学会了这个发现。。
孩子,最终,也就厉害了。
那么,我们给孩子讲。是不是可以这样?
我们启发孩子去发现。。
让孩子也体验一下自己有多厉害,多能发现?
给孩子布置一个游戏。A组,说出一些没用的东西。B组。把这些没用的东西找出用处来。
这样,孩子是不是就可以去思考了?
老师的教案里也有一块:你有没有用旧的东西也舍不得丢的,你能想出什么好的利用方法吗?
这个老师设计的这个问题,为什么不能体现出高度来呢?
你有没有用旧的东西也舍不得丢的---问题就出在这里。。。
老师的教案设置是基于本身是有用的东西,而不是没用的。也就是他把最关键的一步:有用—没用 之间的思考去掉了。这个就是思想没有一定高度。
你有没有用旧的东西也舍不得丢的?这个就变成了一个很具体的问题。
变成了一个就事论事的问题。因为缺乏高度。所以,就事论事了。
班长的问题是无限的,而老师的问题是有限的
是的。这个老师没有发散。只是就事论事了。无用的东西比旧东西,更发散,开放和广阔。思考的空间大得多。
班长是设了两组,两组是站在不同的角度和立场所上来看有用无用的,而不是一个孩子自问自答,看做废物利用。
如果从旧物出发,思维被局限了。
班长是哲学思考,老师是就事论事的思考
而且,最重要的一点,这个老师没有捕捉到这个绘本另外一个要点。鼓励孩子去发现。
没有在教学目标中设计这点。
有用的东西可以是旧的,也可以是新的,只是这个绘本里是以旧东西做载体,老师设计局限了
一、活动目标
1.通过老师的念读,掌握故事大致内容。
2.培养学生听故事的技巧和观察画面的能力。
3.通过讨论,帮助学生解决困惑、交流看法。
4.做一些延伸的游戏,协调学生多元智能的发展。
这个老师的目标,就是没有思路的。
如果我设计。。我的第一个目标就是。培养孩子善于思考,敢于发现,培养孩子的观察能力。。解决问题能力,想象力。
这个老师提出这样的目标了吗?没有。她缺乏这方面的思考,也就提不出这样的目标。
其实这个才是这个绘本的主要的精髓吧
延伸一下,一个人,放在不合适的位置上可能是“无用”的,换到合适的位置可以“有用”
我去参观过很多绘本馆的故事会,就是用投影给孩子们读绘本,回答一些问题,然后做手工。水平不够,就只能就事论事,学无数本绘本,也只积攒了些碎片化的知识。班长的提案标准很高, 但是比较适应于小众化。比如在课堂上,孩子很多,水平参差不齐,老师没办法用那种很高明的引导方式。
旧物,一般就是指旧东西什么的。无用的东西,可以指物,也可以指人。可以进一步隐身,那些看似无用的人,也很有用啊。。
第二个层面的问题。就是说,对小的,弱的事物,要尊重。就像我们前面讲到的蚂蚁,蚯蚓。那些看似没用的东西,比如落叶?
那些看似弱小的人,也很有用啊。。所以呢,要尊重那些弱小的人。不要随便瞧不起人家。。
单指旧物就把思维给局限了,上升到无用上,可以扩大思维的范围?
比如,蚯蚓。。是不是很有用。可以给地球松土呢。。
比如春秋战国时的门客,有用无用要相互结合,就像一个有后劲的公司会开发一些看似无用的技术,若干年后就有大用了。
你还记得我们解读蚯蚓的日记,小蚯蚓最后一句说的是什么吗?
地球会记得我们
看画看得很仔细,尤其是当楼上孩子的衣服越来越小时,楼下老鼠的家越来越丰富.这个和“风到哪里去了”是不是可以联系起来?可以。从循环的角度可以讲。
另外,孩子的衣服越来越小,是因为他长大了,
生命在成长,物在变化, 爷爷和孩子之间的爱在延伸,
我觉得这个发展的角度也挺有意思的。
这本书英文版的书名就能体现哲学思维,something from nothing
something from nothing
这个是道德经的根基,就是无和有的辩证关系。
真正厉害的是那种思维方式,那个发现的眼睛
后来,这个小孩也掌握了这个思维方式。这个发现的眼睛,也变得厉害了。
故事的结尾是纽扣不见了。爷爷都难过了。
但是孩子呢?孩子写了一个故事。。孩子的发现,跟爷爷的发现是不同的模式。现在觉得这个结尾真高明。比爷爷都厉害了。
爷爷的本领是无用变有用。小孩直接无中生有了。
一定程度上,爷爷的变化是物质的,是有限的。小孩得道了,而且功力比爷爷都高了。约瑟的变化是精神的,是无限的。
绘本中妈妈说的爷爷不能无中生有是有更深的意义的
外套物质形式的不断改变,直至消失,但爷爷传递的爱和温暖继续延伸。
所以,不能被中文译本的题目误导。认为爷爷很厉害。
孩子为何厉害?孩子更有想象力和创造力。
所以,这个绘本,还有一个深意,鼓励孩子大胆想象和创造。
我在实话实说担任策划的时候,我一个师兄问我,什么是策划?我说不出来。他说,策划就是无中生有。其实很多创造性的工作,本质都是无中生有。最好的教学达到的结果,是孩子自己能够独立用头脑去解决问题。去创造和想想。
我们看第一个老师。她的局限就是比较孤立的讲这个绘本。孩子的思维缺乏发散。与此同时,最重要的是,孩子的思维,没有被激发,没有被活跃,没有达到本来可以达到的高度。
就像最近发展区理论所说,孩子只是在自己的舒适区里转悠。没有突破。
第三层次的教学,是杜威核心教育思想的体现。
就是教育即生活。
杜威希望孩子,能够真正把书本上学到的,运用到自己的生活中。
对于一个人15%有用的技能和85%成长、成熟、成功等有用的情商,我们的学校教育对于后者是根本不提供的,这个是在一种放任的状态下。有的家庭提供了,有的家庭提供的是正面的教育,更多的情况下是负面的教育。我们总是在讲到底孩子的竞争力是哪?一个孩子的竞争力,恰恰就在那85%,可见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这个运用到生活,不是简单的做做小游戏,而是学以致用。用学到的东西去思考生活中的问题。比如,绘本中的那个孩子,就学以致用了。自己搞创作了。
网校很强调作品意识。。根源在这里。
有同学看完风到哪里去了,跟孩子玩语言游戏。没有一个东西可以真正消失。。。
实际上,爷爷这个绘本。也可以这样。。
没有一个东西可以真的无用。
这两个绘本,实际上,从模式上有类似的地方。
家长扮演一个角色。孩子扮演一个角色。
家长说一个东西,说这个东西无用。然后孩子说有用。
或者,换过来扮演。
家长说,一个东西消失了。孩子说,没消失。
或者,换过来扮演。
再想想逃家小兔,是不是类似的模式啊?
这种亲子语言游戏。可以经常搞搞。
而且是依托于一个哲学的框架进行的。
最高级的想象力都是有限制的。
以前总觉得孩子的绘本太幼稚,一遍遍读是折磨。
我们前段讲过西游记,大家记得吗?
西游记的想象力那是顶级了。。
但西游记的想象力,很多是跟逃家小兔是一个模式的。。。
最高级的想象力都是有限制的。不是在那里天马行空就是想象力了。
还得靠谱。发散和聚敛。。。
孩子说花枯萎了没用了。我说可以化为泥土啊。
这个还可以转化为,花枯萎后到哪里去了
有一个共同的本质,就是“无”和“有”的辩证关系。
哲学学好了。干什么都不会差。吴伯凡还搞企业管理什么的。他谈教育问题也比较靠谱。
有一个经典绘本,老鼠和狮子。
老鼠和狮子,其实也很好的讲了这个有用和无用的道理。
班长,我还是不太理解 - 为啥《逃家小兔》和《风到哪里去了》&《爷爷总是有办法》是类似的模式?
是类似的模式,因为都可以做成亲子语言游戏。
一个扮演挑战者,一个扮演迎接挑战的。
传统故事中 弱者打败强者的故事很多 是不是也蕴含着同样的哲学含义
弱者救了强者 和 弱者打败强者,有一定关联。
就是弱与强的转化
这方面,庄子有不少论述。
比如他讲过大树的故事。
我们明天讲《重要书》,
http://wenku.baidu.com/view/cd87055e312b3169a451a457.html
其实绘本早读,如果只是泛泛,也没什么的。
班长对于学龄前的孩子有啥建议呢,读绘本的时候
学龄前的孩子,比如刚才提到的亲子语言游戏,可以玩玩
小龄孩子我觉得,你先引出话题,设计出类似逃家小兔那样的模式。然后自然让孩子说。
《逃家小兔》,孩子变成小鸟之后,你想变成什么?
《逃家小兔》,我们还需要反刍。这个绘本很重要。
我讲到后面的,会经常联系前面的。
还有就是绘本抚慰情绪的作用,类似逃家小兔这样的。
一年级的孩子,完全可以按照我今天讲的思路进行了。
比如,书中通过爷爷一次又一次的解决问题,孩子学会了这种思维,掌握了这种能力。
我们在生活中,也需要通过一次又一次的示范,让孩子学会如何去解决问题。
这段写的很精彩。
把我课上讲的内容深化了
我课上谈到,爷爷可能是最好的教学。
杜威意义第三层次的教学。
身教,启发,引导孩子最终独立思考,创造性的解决问题。
GMT+8, 2024-12-22 1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