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读了彤彤单元测试作文,有惊喜也有问题。
我发现她能审题、会构思、也能用点好词好句了,很大路的命题作文写出了点亮点,巧妙地通过小朋友的语言描绘出了春天的美景。问题主要有两点:一是漏字和错别字,一篇200多字的作文存在3处漏字和3个错别字,比如“碧绿碧绿”写成“碧绿碧”。漏字和错别字现象不光体现在作文上,基础类考题也常出现漏字情况。二是病句或语句不通顺问题。在描写天气时,她写道“太阳照耀着大地金灿灿”,整了个定语后置。而文章结尾写得词不达意。这让我不得不意识到语文的基本功问题。冥思苦想了一下午,觉得从以下2个手段来改善上述问题:1、每天造句或者仿写课文句子。以往造句,为了节约时间,经常口头说一下就了事,现在必须要求她落实到笔头,所有的造句和仿写统统写在造句本上。2、只要发现错别字,错一罚十。原先有错别字时,只是口头上批评下,感觉并不能引起她的重视。适度的惩罚还是需要的。
晚上,我陪彤彤一起分析了作文,并具体实施了以上两个方法,颇有成效。突然想到了一个底层代码“方法VS说教”。以往通过考卷发现她漏字或者语句不通顺的现象,我总喜欢像唐僧那样唠叨着她的问题,一遍又一遍地提醒她下次不要再犯,有时还会冲她发脾气。结果下次考试她可能会少犯一点,下下次考试又故技重施,总之这毛病连绵不断。这次,我冷静下来,仔细分析问题,寻求方法。虽然还不知道最终效果如何,但我想总比原来的说教强多了。作为家长,我们是孩子的领航员。当孩子遇到问题时,需要的不是没完没了的喋喋不休,要的是前进的方向和方法。没有一个孩子是不积极向上的,亦没有一个孩子不想考好成绩的,只是他们在学习的路上会碰到各种各样的困难,这时可能需要家长适时地搭把手。我们家长要做的不是站在高处对着孩子无休止地挑错,而是和她站在统一战线分析问题,提供一些切实可行的方法去解决问题。
GMT+8, 2025-4-19 06: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