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注册 登录
核心素养家培养 返回首页

萧愚的校内日志 http://xy.xfxynet.com/?753 [收藏] [复制] [RSS] 记录学习之外的一些东西,更自由灵活一些

日志

2017-03-11

已有 617 次阅读2017-3-11 13:43 |个人分类:杂感

字体:
Robert Frost said, two roads diverged in a wood and I took the one less traveled by, and that has made all the difference.
  劳勃佛洛斯特说过,树林里两条岔路,我选择人走得比较少的那条路,那里有完全不同的风景。

一个人认清了他在这世界上要做的事情,并且在认真地做着这些事情,他就会获得一种内在的平静和充实。

前年我曾经试过一个人旅游,跑到苏州去了一趟,结果铩羽而归。后来我还因此总结旅游不能一个人,一个人太没意思。最近通过唐诗的学习,恍然大悟,其实不是一个人旅游不可以,而是自己欠缺一种能力。

路过

鸡蛋

鲜花

握手

雷人

全部作者的其他最新日志

发表评论 评论 (1 个评论)

回复 班长 2017-3-14 03:44
阳明在叙述早年治学时承认自己曾出入于佛老之间,但是他强调,这是因为在他当时,“苦于众说之纷扰疲共,茫无可入”,相反佛学的修行方法往往契心,所以他误以为圣人之学在此。可见,阳明学习佛老,不过是青年时期学习的误区,究其原因,正如他所说,他只是不满当时宗主朱熹学术的人装逼,天天嘴上挂着这个“异端”那个“邪统”,所以他故意反其道而行之,认为“其能有若老氏之清净自守、释氏之究心性命者。”可见,阳明入佛老,不过是早年意气之行,所以稍后,他便发现佛老和孔子的教化常有出入,而置于日用之中,更是“缺漏无归”,由此他“且信且疑”,直至他被贬谪到贵州龙场,与蛮夷杂居,“动心忍性之余”才恍然有悟,再对勘胸中所默记的四书五经,发现无一不相印证,至此才有“沛然若决江河而放诸海”而归信儒家。

这里就有个问题,究竟佛教在哪一点上触动阳明最后的神经,让他放弃佛教,转为批判佛教呢?我认为有三点:

其一、佛教背叛亲情大根,断灭种性,斩断人世间最后一道防线,与儒家根本相悖。

其二、佛教看似是兼爱,同体大悲,事实上则是因私心而起,难以彰显本体廓然大公。

其三、佛教修行往往耽空守寂,而这则根本非儒家格物治世之精神。

这三点互相联系,本篇先讲第一点。



阳明在《传习录》下,用一句很简短却很有力的话概括了佛教的“伪”,他说“佛氏不著相,其实著了相;吾儒著了相,其实不著相”。这句话如何理解,阳明自己说道“佛怕父子累,却逃了父子;怕君臣累,却逃了君臣;怕夫妇累,却逃了夫妇;都是为个君臣、父子、夫妇著了相,便须逃避。如吾儒有个父子,还他以仁;有个君臣,还他以义;有个夫妇,还他以别;何曾著父子、君臣、夫妇的相?”可见,在阳明看来,儒家便是在世间修行,立根于人伦根本,一一推衍,从其良知源头推阐教化,本于事而非离于世,这恰恰是佛教徒怯懦之处。



这里,便会有佛教徒说,佛教虽逃离了君臣、父子,实际上则是观一切有情,自他无别,同体大悲,此外,佛教更是“以众生之苦为己苦,生起哀伤之心。” 墨氏也有“兼爱”,而在宋儒处程子也有“仁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张载也有民胞物与,这怎么解释。

对此,阳明则认为,此点看似甚难讲清,实际上体认便可发现,儒家虽然有民胞物与,但并非是断灭种姓后的无差别的爱,因为这种爱无法落实到根本的心上,只是依靠外在教义来熏染,事实上,人之心有个先后,有个次第,如他言:“仁是造化生生不息之理,虽弥漫周遍,无处不是,然其流行发生,亦只有个渐,所以生生不息。”那种妄图一念而遍及众生的,愿力虽然有,但实际则无法切实着手,如父母有疾病,自然是先照顾父母再去做义工,焉能否认此先后的人伦至理,他还举例说“如冬至一阳生,必自一阳生,而后渐渐至于六阳,若无一阳之生,岂有六阳?阴亦然。惟其渐,所以便有个发端处;惟其有个发端处,所以生;惟其生,所以不息。譬之木,其始抽芽,便是木之生意发端处;抽芽然后发干,发干然后生枝生叶,然后是生生不息。若无芽,何以有干有枝叶?能抽芽,必是下面有个根在。有根方生,无根便死。无根何从抽芽?”因此,儒家从父子兄弟至真至爱开启人心发端,渐渐推扩,有个着手点,自此而仁民,而爱物,便是发干生枝生叶。至于那些所谓兼爱无差等的说法,便是没有发端,也无法切实推行。至此,需说明,阳明讲学从来都不是说一个悬空的理,而是切近下手处要学人履践,绝非如佛教以众生前世为我之父母之类教义胁恐之。



因此,阳明否认一切混淆人伦关系的学术,认为这种平面化且划等化的伦理既无法使学者下手,也有悖于人伦大道。其认为“惟是道理自有厚薄。比如身是一体,把手足捍头目,岂是偏要薄手足?其道理合如此。禽兽与草木同是爱的,把草木去养禽兽,又忍得。人与禽兽同是爱的,宰禽兽以养亲,与供祭祀燕宾客,心又忍得。”这根本是因为良知上必然有个条理,这个条理不能磨灭,所以《大学》讲本末、先后、厚薄便是这个道理。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Archiver|冀ICP备17016543号

GMT+8, 2024-5-15 19:19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站长论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