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尧禅位给舜、舜禅位给禹,共同叙说着:“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的时候,他们传承的,除了那块土地,还有什么?当提及武王伐纣、王莽篡汉,我们称前者为仁义之师、后者为残暴之师时,我们依据着什么?当红军不畏艰难险阻、不畏流血牺牲去完成那次人类历史上罕见的远征时,他们心中秉持着什么?一定是超越一己之私的视野和追求,一定是仁德。
仁德,是什么样子?它不像名,没有鲜花和掌声相伴,甚至没有看得见、讲得出的事迹和功业,只是坚信笃行,虽千万人吾往矣。它不像利,没有皆为此来皆为此往的熙熙攘攘,却有“邦无道,谷,耻也”的择善固执。正如阳明先生所说:“当行则行,当止则止,当生则生,当死则死”。
袁隆平院士团队,在亚非拉近70个国家推广杂交水稻技术,一粒种子让“世无饥馑、岁晏余粮”。在袁老“愿天下人有饭吃”的梦里,我们看见了仁德。疫情期间,无数白衣战士,舍小家顾大家,不计得失不畏生死,拼在一线,守护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在这份担当与使命里,我们看见了仁德。尚先生为庐山地震灾区汇去大笔捐款,在他遗失的手机里,年轻人同样看见了仁德。
生活的美好不可能靠大锤来灌输,年轻人从“无意归还”到拾金不昧的转变,没有规劝和说教。正所谓“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仁德的规范与教化作用优于苛刑峻法,胜过“心灵鸡汤”。桃李不言,下自成蹊。仁德在中华民族的基因中、血脉里,生生不息,代代相传。
2014年,埃博拉病毒肆虐之时,华大基因的员工主动请缨,带着国产测序仪和试剂奔赴西非,这是科技与仁德的交相辉映。2022年8月,重庆多地发生森林山火,这如同集结令,外卖小哥、快递员、越野摩托手,瞬间成了运输员,餐馆老板忙着准备盒饭,90岁的阿婆深夜起来熬粥,几万名普通人参与到救援行动中,这是爱与仁德的传承。
任岁月流转,任世事变迁,总有一些美好和力量,值得我们永远敬畏和赞颂,譬如头上灿烂的星空,譬如心中的仁爱与道德。让我们延续这份美好与力量,让仁德之光薪火相传,生生不息。(816)
琳琳妈妈(23.7.26)
GMT+8, 2024-12-22 2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