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注册 登录
核心素养家培养 返回首页

率率妈09的个人空间 http://xy.xfxynet.com/?13763 [收藏] [复制] [RSS]

日志

由《三峡》的渔歌想到的

热度 6已有 869 次阅读2019-9-15 11:36 |个人分类:文章赏析

字体:
       第三次讲《三峡》,备课过程中对《三峡》又有了新的感受。尤其是对最后一段渔歌的感受。
      之前,会依赖教参,依赖阅读理解模式,让学生从结构上,内容上分析作者写渔歌的作用。内容上:以渔歌烘托三峡的秋天凄凉肃杀的气氛,结构上:写出三峡山高岭连峡窄的特点,照应第一段,总结全文。当然,应对考试,学生理解掌握这两点也足够了。
      然而,纵观全文,抱着W思维的角度去想,这篇文章为何会成为经典的写三峡的文章,其优点肯定不至于此。
     第一段的山的高峻,第二段,夏水的奔放凶险,作者首先在读者心目中呈现了一个大气磅礴的三峡,第三段,接着展示清幽秀丽的春冬,在前两段的阳刚美之外又呈现了一种阴柔美。
      而第四段属于结尾段,写秋景的肃杀凄凉,开始写霜,猿声,初见萧瑟。接着再引渔歌“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仿佛又把这种萧瑟的画面无限延长了。
       到此,也只是课文的画面感受。然而,一切景语皆情语,如果只是理解了课文呈现的画面,那还只是课文的皮毛。而对作者写渔歌的目的也只是表面理解。于是,细思,突然想到《春晓》,想到班长对文章“格局”的说法。恍然大悟。
      我想,一篇古文之所以成为经典,背后一定是他的情感、格局所占的高度。如果按照教参的说法,此篇文章的主旨是赞美祖国的大好河山,那又与现在小学生的唱赞歌之类的文章有何实质性的区别呢?而郦道元的《三峡》之所以成为经典,一定是还有别的原因,就像我们熟读的《春晓》,看似大白话,我们读出的是背后的文人的悲悯情怀,而《三峡》中看似漫不经心的对渔歌的引用,不也正是蕴含着作者一种深深的悲悯之情吗?
     这样想来,这篇课文好像是一部有文化含量的纪录片,在展示雄伟壮丽的三峡风光的同时,给读者留下辽阔的遐想、思索空间。似乎让读者去想象三峡背后的生活味,人情味。这又让我想起那篇写《长在北京》的中考范文,前面是:我爱北京的胡同,我爱北京的小吃,最后上升到我爱北京的人,因为有后面对人的描写,文章就显得有温度了,有文化味,有人情味了。
     通过对渔歌的作用,可以引导学生怎样读出写景文章背后的人情味,文化味,同时,自己写作文怎么写出人情味,文化味,这是我这次教《三峡》的进步。
       感谢网校的启发,班长的引领!
    
      

路过

鸡蛋
6

鲜花

握手

雷人

刚表态过的朋友 (6 人)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Archiver|冀ICP备17016543号

GMT+8, 2024-5-9 04:55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站长论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