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学期早晨,我要求初一的孩子自己上学,这个她是不情不愿地,但也在我们的坚持下,慢慢习惯了,最近自行车卡丢掉了。我希望借此可以让她得到教训,因为反复嘱咐她要把钥匙,卡,钱收放到固定的位置,但她总是放在口袋里。这正是机会。
周一,因为知道她要早些起床,所以我也早早起来做饭。早饭好了,她还在睡。是因为昨晚睡得晚了,但我觉得这不是理由。我提醒她现在起来也要迟到了,这时她才慢悠悠的起床,看着时间一分一秒过去,我的怒火也灼烧着我。我知道自己要爆发了。他要求我送她去学校,说送她是我的义务,我反驳说你弱你有理啊,心想今后又有多少人会为你这种懒惰买单呢。昨晚的作业也是因为你的拖拉造成的,你有怪得了谁。爸妈跟不了你一辈子,处理不好时间与任务,今后一团乱。这时她又坐下来吃起饭来,一点不担心迟到的事情,还说:“我是最奇葩的值日班长了”这时我才想到今天是可欣的值日班长日,纠结许久我决定送她上学,一路上,她不停的怪我不通情达理,不 像其他的家长一样关心她,理解她。我在路上边骑车边想我是不是又错了。(本来惩罚是对早上晚起和丢卡的惩罚,但因为此影响学校的任务就不好了。其实我虽然希望老师的批评对她的晚期起效果,但还是不希望给老师留下太差的印象,毕竟是一学期一次的值日班长啊!)
之后,我考虑了我在这件事的决绝是否有些过分,因为毕竟现在的孩子休息的时间不太够,每天早起是不太容易,而早睡又往往不能成为现实。这个恶性循环始终不能打破。我觉得孤立看待这件事情是有点不当。孩子在这个年龄容易走极端,家长有义务纠偏,但也要考虑孩子的接受力,从另一角度看,孩子这学期可以自己上学也是个进步,只盯着他的错误效果未必好,对于自己的错误她应该清楚,适当的批评与鼓励也许可以产生更好的效果,有时适当的让步给孩子可以转圜的空间,让她有个台阶下,对她心智的发展也许会更好。对于后面,我觉得今天送学不能算错,但要说清楚,今后一个月内,可以有一次的特殊求助,但仅此一次,其他时间必须自己上学,且不允许迟到。
代码:管教VS纵容 说教VS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