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匠人致敬气象学家竺可桢一生记下了千万字的日记,无论到哪里,像桃树开花了、柳树长出叶子了、燕子从北方飞来了等,他都有记录。而正是凭了这样的“笨功夫”,他的《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成为经典。著名书法家沈尹默年轻时为应对陈独秀“字则其俗在骨”的批评,他琢磨出了这样一个“笨办法”:每天,准备一尺见方的纸,百张;先用淡墨临习汉碑,等写完后,前面纸也干了,再折四格写;最后用此纸写行草。如此,他苦练了两年才告一段落;后来,在北京又续练各种碑帖;直到1930年前后,才算是能稳准地运用悬腕。苦练了20年,沈尹默终成一代大家。从表面上看,无论是竺可桢还是沈尹默,确乎够“笨”够“拙”,他们几乎是用了一生的时间投入于自己的事业和兴趣爱好。虽然,他们最后成功了,但是从投入产出的绩效比看,似乎太差劲了。如果他们能够走点捷径,再玩些诸如自我包装之类的花样,不也能够早早成名吗?何必如此折腾自己呢!殊不知,缺少了时间的积淀,缺少了艰辛的努力,谁能保证其气象研究和书法创作的质量?由此观之,所谓“笨人”,那只是“明白人”的代名词而已。事实上,只有下过“笨功夫”的人,才知道“笨功夫”的意义所在。就像作家刘震云说起外祖母,虽然身高只有一米五六,但却是方圆几十里割麦子的“头把镰”,速度特别快。她的诀窍,也是她的“笨功夫”,就是割麦子的时候腰弯下去后,就不再直起来,一直埋头收割。因为如果直起一次腰,就会直十次。你会割割停停,速度当然就慢了。原来“笨功夫”的背后蕴藏着能动的大智慧。是啊,“笨功夫”,不是平庸,不是呆板,更不是不动脑筋,而是对事物发展规律的尊重。一万小时定律的理论核心就是量的积累。人们眼中的那些天才之所以卓越非凡,并非天资超人一等,而是付出了持续不断的努力。任何人要成为某个领域的专家,都需要10000小时的积累。这意味着如果每天工作八个小时,一周工作五天,那么成为一个领域的专家至少需要五年。否则,不想辛勤耕耘,总想一蹴而就、一鸣惊人,企盼天上掉馅饼;不想凭自身努力证明自己,总想着投机取巧,那注定走投无路。做肯下“笨功夫”的“笨人”, 做专注于事物本身,“为了把事情做好而把事情做好”的人,说到底,就是要做弘扬工匠精神的”匠人“。其实,在各个领域,像这般肯下“笨功夫”的“笨人”已经成为一种稀缺资源。前不久,李克强总理在中南海亲切会见世界技能大赛上取得优异成绩的中国选手。他说,“质量之魂,存于匠心”,“我们要让工匠精神渗入每件产品、每道工序,‘差不多就行’的心态要不得,以工匠精神支撑企业家精神,支撑制造强国建设。”“差不多就行”的心态,无疑是与下“笨功夫”、具“匠心”格格不入的。我们要把做“笨人”、具“匠心”与“推动中国制造和服务迈上中高端、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中国品牌走向世界”联系起来。这不仅是李总理对中国青年寄予的厚望,也折射出甘做“笨人”、善具“匠心”的真谛。 分析:
一、想想用引议联结的结构怎么概述这篇文章。
二、这篇文章开头讲了竺可桢。题目是向匠人致敬,竺可桢是匠人吗?------有谁认为竺可桢不属于匠人?
下面我引用竺可桢全集里的一段话,浙大向来文理并重,这一点就源自竺老。他认为如此一来,就能使人们的视野开阔,不被专业局限。浙大的教授也是如此,比如数学系的苏步青,诗歌也写得很多。张其昀是文科的,但是他会努力了解科学的进展。”何亚平说,竺可桢日记里有一段记录,最能反映他办学的这一特色,当时浙江教育厅厅长为了讨好教育部长陈立夫,以后者叔叔陈英士的名字命名建了个大学,仅设有工学院、农学院、医学院。竺可桢听闻此事非常生气,在日记中写,此人无知到这个地步,没有文理科,是谋食不谋道的办法,岂能办好大学。“他认为,到学校是来‘问道’的,要全面培养学生,给他们科学的训练和知识,让他们以后有更大的发展,而不是把学生训练成匠人。”
竺可桢说:不是把学生训练成匠人。怎么回事?那竺可桢自己都反对匠人,他会是匠人?所以这里一定有些微妙的地方。我说说我的看法,竺可桢不宜用匠人来讲。竺可桢记日记用了笨功夫,就可以证明他是匠人?这个逻辑成立吗?只要是用了笨功夫的人,就是匠人?曾国藩是匠人吗?不是。这个逻辑是不对的。笨功夫是匠人的一个特点。但不是所有笨功夫的人都是匠人。笨功夫不是匠人的充分条件。那匠人究竟还有什么特质呢?嗯。专注于一件事。匠人的一个特质,一般是某个手艺。把这个手艺做到极致,极其专注,精益求精。竺可桢符合吗?不符合。嗯。科学家跟工匠不大一样。
竺可桢能文能理,还当过校长。他可不是匠人。他肯定是比较踏实、也比较能用笨功夫,但不等于他就是匠人。也不是匠人精神。匠人精神无法涵盖一个大科学家的格局。你说一个大科学家有匠人精神,你这是表扬他还是在贬低他呢?你体会体会。你说一个手艺人,一个手工业的企业家,有匠人精神,这是在表扬。你说一个大科学家、大思想家有匠人精神,你体会体会那个味道对不对?你说一个手艺人,一个手工业的企业家,有匠人精神,这是在表扬。你说一个大科学家、大思想家有匠人精神,你体会体会那个味道对不对?仔细做记录,可以说是踏实的学风。用匠人精神来形容,感觉有些怪。匠人的特点,偏手艺,偏手工,特别专注于某个点。做寿司那个是标准的匠人。偏手艺,偏手工,特别专注于某个点。乐在其中,享受那个与手艺亲密接触,身心合一的过程。嗯。你说牛顿有匠人精神,怪不怪?虽然牛顿肯定也有专注的时候。专注的对象不同。大科学家专注的比较抽象。
我们再看看这篇文章举的第二个例子,著名书法家沈尹默年轻时为应对陈独秀“字则其俗在骨”的批评,他琢磨出了这样一个“笨办法”:每天,准备一尺见方的纸,百张;先用淡墨临习汉碑,等写完后,前面纸也干了,再折四格写;最后用此纸写行草。如此,他苦练了两年才告一段落;后来,在北京又续练各种碑帖;直到1930年前后,才算是能稳准地运用悬腕。苦练了20年,沈尹默终成一代大家。
沈尹默当过北大校长。这人算不算匠人?不算。沈尹默也用了笨办法练字。能不能把一个书法家形容为匠人呢?这是表扬他还是贬低他呢?是的。肯定是贬低啊。大书法家最怕别人说自己是匠人。同样道理,其他艺术也忌讳说自己是匠人。底层代码:灵动vs刻板。艺术是需要灵气,灵动的,最怕刻板。这俩例子不合适,这个作者为何还举了他们。他犯了什么思维毛病?嗯。很准确。以偏概全,片面。他认为,只要这个人下了笨功夫,勤学苦练,就是匠人了。就有匠人精神了。这属于典型的以偏概全。可以说,匠人一般都有笨功夫的一面。但不能说,只要用了笨功夫的,都是匠人。他对匠人的概念并没有很好的把握。模模糊糊,懵懵懂懂的,所以犯了这样的错误。所以一个概念还是要吃透。文科理科都是这样。嗯。题目换成“笨功夫”确实就好多了。但这个作者,有些生拉硬拽,非要扯匠人进来。所以不要贪大,赶时髦。以小见大,老老实实就好。嗯。这是一种通病。生拉硬拽。
这篇文章是中考阅读理解。出中考的这些老师也是糊涂虫。再看第三个例子:事实上,只有下过“笨功夫”的人,才知道“笨功夫”的意义所在。就像作家刘震云说起外祖母,虽然身高只有一米五六,但却是方圆几十里割麦子的“头把镰”,速度特别快。她的诀窍,也是她的“笨功夫”,就是割麦子的时候腰弯下去后,就不再直起来,一直埋头收割。因为如果直起一次腰,就会直十次。你会割割停停,速度当然就慢了。原来“笨功夫”的背后蕴藏着能动的大智慧。这个外祖母是匠人吗?不是。为何不是?而且这个也算不上笨功夫。不直腰,何笨之有?而且这样也容易伤身体。实在算不上多高明。虽然速度快了,但身体糟蹋了。例子很拙劣。这个完全谈不上大智慧。
这篇文章的思路一塌糊涂。把笨功夫和匠人生硬拼接在一起。嗯。我们再看看中考题目。
文章开头从竺可桢和沈尹默的事例写起,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参考答案:用具体事例引发议论;作为事实论据,证明本文观点。
下面哪些材料可以作为本文的论据?说说理由。(4分)
材料一 曹雪芹“批阅十载,增删五次”,方成鸿篇巨制《红楼梦》 ,“字字看来皆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
曹雪芹符合吗?不符合。曹雪芹这个算笨功夫吗?不算。为何不算?嗯。“批阅十载,增删五次”,这个谈不上笨功夫,而是艺术创作的一般特点。艺术家需要精益求精。笨功夫不等于苦功夫。笨功夫一般具有简单重复的特点,一遍遍的,没多大技术含量,但积少成多。卖油翁可以算。他的手艺就是手熟。这题目答案算对了。所以中考出题的也是一团浆糊。因为原文本身就一塌糊涂,所以出题的也跟着糊涂。也不奇怪。
他们可能觉得,只要是下了苦功夫的,都算。笨功夫,苦功夫,匠人,这些概念含义是不同的。
下面各项与本文表达观点不符的一项是( D )(2分)
A.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B.苟有恒,何必三更眠五更起;最无益,莫过一日曝十日寒。
C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D.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
总之这课就是给大家提个醒,写文章,思路要特别清晰.概念一模糊,就容易拼凑。这篇文章就是拼凑的结果。.但是旁征博引的,看起来很博学,实际上禁不起分析。
1万小时定律未必是笨功夫。每个人的积累方式不同。这个图的意思,大科学家和大工匠,可能都有笨功夫的一面。但他们不能混为一谈。爱迪生发明灯泡用的也是笨功夫。一个个材料不停试。看起来没多少技术含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