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阶段是自然的欣赏,表层的欣赏。第二阶段是敬畏的欣赏,W思维的欣赏。第三阶段是共鸣的欣赏。发自内心的欣赏。第一阶段比较自然。第二阶段比较功利。第三阶段回归自然。回归本真。
因为境界不同,所以对诗的理解不同。第一阶段,大多只能从形式美的角度去欣赏。
因为孩子多处于这个阶段,所以不要勉强达到高深的理解。不可能也没必要。
孩子从自己的自然领悟出发,能够喜欢上就不错了。
这个阶段有一个困惑,就是教科书上,往往把这些诗评价很高。而且有许多看不懂的评论。此时需要进入第二个阶段。努力搞清楚章法。然后抱着欣赏的态度先接受下这些评价。等着以后去感悟。一般来说,流传上千年的东西,得到很高评价不会是偶然的。
看清楚这个层次,可以看到自己所处的阶段。看清楚孩子所处的阶段。不要用大人的功利破坏孩子纯真的理解。
那个理解也许幼稚。但是他那个阶段必然的。什么时候需要进入到功利?这需要看实际的需要。比如考试需要等。要慎重。
一首诗不同阶段理解不同。同样,对于一个底层代码的理解也是如此。比如说昨天讲的道德纠结。本身科尔伯格就分了六个阶段。其实这六个阶段,可以合并为三个层次。对应刚才讲的这个。
前习俗水平是天真烂漫这个阶段。自我中心。习俗水平开始接受教育,学习各种规则。10岁以后。后习俗水平开始形成辩证的理解。复杂的判断。
孩子要真正能够深刻的理解底层代码。一般需要到达第三阶段。第一阶段,天真烂漫的时候,只知道一些简单的名词概念就差不多了。
我们的认识是不断发展的。趋势是越来越聪明。越来越自在。
以《竹里馆》为例:
昨天有同学让我讲讲王维的竹里馆。这诗我以前没讲,是因为我的境界没到。读诗的三个层次中,李商隐的《锦瑟》我是到了第三层。竹里馆,我只进入了第二层。所以我今天试着从第二层的角度讲讲这首诗。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首句的幽篁,是指幽深、茂密的竹林。配图是在网上找的,没有表现出这种幽深。这是一个典型的没有文化的插画作者,现在我们经常见到的就是这种,画画基本功不错,但没有文化。
这诗有人讲表现了王维的孤独。这种解读是第一层,是从自己角度出发,把自己浅层的感受投射到这首诗中。的确是这样,当我们没有到达王维那个层次的时候,我们一个人到了丛林深处,最直接的感受就是孤独。但显然,这诗如果写孤独,那格局和档次就明显不够了。
我理解这是王维的一种巅峰体验。在幽深的竹林中,独自有自然相处,琴声悠扬中,精神愉悦到极致,以至于要通过纵情长啸来抒发。类似的情感我们讲过李白的月下独酌。
为什么我是用第二层来解读这首诗呢?因为我是在揣测。我没有王维的这种巅峰体验,但我最近对这种体验有朦胧的感觉和期许。我前段时间写过一篇幸福的关键问题,曾经探讨过这点。如果有一个健康让自己快乐的爱好,这是幸福的关键。我揣测王维这首诗传达的,以及李白诗里传达的,就是这种我一直期许的境界和体验。
第三层次,就是自己有这种体验,然后读到这首诗之后,有一种强烈的共鸣,从中体验到一种大愉悦。我觉得这是这首诗流传千古的原因。我读《锦瑟》的时候就有这种感觉,刹那间有一种被击中的感觉,以至于情不能自已,要流下泪来。
但这首诗的境界我就没有达到。所以只能从第二层次去揣测,去试着理解。
总的来讲,我们欣赏一首诗有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表层的欣赏。是一种比较自然的,比较天真烂漫的状态。比如欣赏外表,形式,韵律等等。第二个层次是带着一些敬仰,带着期许与憧憬的欣赏。第三个层次,是深度共鸣后的欣赏。诗和人一样,能够真正让我们第三层次欣赏的少之又少。所以你不喜欢诗也没什么,也许随着你的体验不断丰富,境界不断提升,有一天会达到第三层次的欣赏。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我读这句话的时候,能够读出背后的那种旷达与自由的状态。可惜我自己还做不到。其实王维也没有完全做到,否则他就不用写诗了。其实真正隐士的境界我们一般是不知道的。真正的隐士是不会写东西给人看的。写诗的这些人,陶渊明,王维一般都是半隐的状态。写《瓦尔登湖》的梭罗连半隐都算不上。他的隐居只是为了体验生活。住了一段时间就回归都市了。真正能够隐下来,静下来不容易,是一种本事。
这境界我是知道但是做不到。我有时就像孩子一样,扒着门缝看看人家是怎么生活的,只有羡慕和敬仰。但让我现在进去跟他们一样,还做不到。尤其这段时间,欧洲杯,NBA决赛,英国脱欧,各种喧嚣嘈杂的事情把我弄的晕头转向,这的确也是一种乐趣。但我经常想,有没有比这些更高境界的乐趣呢?我甚至想,如果李白来到了今天的嘈杂世界,还会写下月下独酌吗?没准也在熬夜看欧洲杯呢。
是环境决定了我们的境界,以至于我们不能发展出古人那种享受清静的本事?还是我们自身的修养不够,亟待加强以期有一天能够进入那个境界?
当下我似乎只能跟着感觉走。也许未来会有突变也未可知。
萧愚 2016-6-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