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注册 登录
核心素养家培养 返回首页

楚逸妈08的个人空间 http://xy.xfxynet.com/?4516 [收藏] [复制] [RSS]

日志

《大学》班长课堂解读二

热度 1已有 336 次阅读2020-9-3 23:57

字体:

第二章:
《康诰》曰:克明德。《太甲》曰:顾諟天之明命。《帝典》曰:克明峻德。皆自明也。
《康诰》《太甲》《帝典》都是《尚书》里的篇章。此处引经据典,是在阐述大学之道,在明明德这句。引经据典,增加权威性。这段不重要,简单了解就可以。明明德,简而言之,就是强调道德的自我完善。加强德智体德的这个部分。

第三章
汤之《盘铭》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康诰》曰:作新民。《诗》曰:周虽旧邦,其命维新。是故君子无所不用其极。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这是名句,最好记住。这是商汤王刻在洗澡盆上的箴言。意思是:如果能够一天新,就应保持天天新,新了还要更新。此处的新,对应的不是简单的旧,而是污秽。洗澡,不就是洗去脏东西吗?我们这群讲的每天聪明一点点。对立面就是愚昧、认知不足等毛病。所以日日新,是一种进步主义的态度。不断进步、完善自己。

第四章

  《诗》云:邦畿千里,维民所止。《诗》云:缗蛮黄鸟,止于丘隅。子曰:于止,知其所止,可以人而不如鸟乎?
知其所止,止这个字,有很多含义,比如停止,栖息等。此处,可以理解成安身立命之所在。那儒家希望你止在何处呢?止于至善。明明德,日日新,最终的指向是至善。个人品德、修养达到了完备的程度。
子曰:于止,知其所止,可以人而不如鸟乎?用鸟做比喻,我们前面刚用过。我们讲了乌鸦的例子。乌鸦都会用自己的智能,何况我们人类?

《诗》云:穆穆文王,於缉熙敬止!为人君,止于仁;为人臣,止于敬;为人子,止于孝;为人父,止于慈;与国人交,止于信。
前面讲至善是泛泛而论,此处是详细来讲。每种身份对应的修养条目。
人君,重点是仁慈,仁政。人臣重点是敬业,做好自己的分内事。诸如此类。

《诗》云:瞻彼淇澳,菉竹猗猗。有斐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瑟兮僴兮,赫兮喧兮。有斐君子,终不可喧兮!”“如切如磋者,道学也。如琢如磨者,自修也。瑟兮僴兮者,恂栗也。赫兮喧兮者,威仪也。有斐君子,终不可喧兮者,道盛德至善,民之不能忘也。
《诗经》说:看那淇水弯弯的岸边,嫩绿的竹子郁郁葱葱。有一位文质彬彬的君子,研究学问如加工骨器,不断切磋;修炼自己如打磨美玉,反复琢磨。他庄重而开朗,仪表堂堂。这样的一个文质彬彬的君子,真是令人难忘啊!读《诗经》这段有些感动文明和野蛮的区别昭然若揭。我们印象里,几千年前的古人,衣不蔽体,食不果腹。怎么可能与文质彬彬联系起来?这是中国文化高度发达的证明。今天很多人,穿着十分华丽,手里拿着手机。但是精神上,未必如几千年前的古人。
如切如磋,如琢如磨。是讲学习与自我修养。瑟兮僴兮,赫兮喧兮。这是讲神态外貌,庄严威严。内外兼修。物质可以不用学习,不用修养自身就得到。但精神、气质这些,父母是没办法给你的,只能靠自己去修炼。

《诗》云:於戏,前王不忘!君子贤其贤而亲其亲,小人乐其乐而利其利,此以没世不忘也。
前王:指周文王、周武王。君子贤其贤而亲其亲,小人乐其乐而利其利,第一个贤是动词。第二个是名词。此处君子是指身居高位的人,小人指普通百姓。君子尊敬贤人,亲近亲人。百姓享受快乐,获得应得的利益。社会治理到这种程度,这是先王让人难忘的原因。中国领导人,最看重的品质是德。这个文化传统延续至今。
据说当初习在福建的时候,发生了赖昌星的腐败大案,官员到那里调查,惊喜的发现,竟然有一位干部没有一点儿问题。当时调查的官员很激动。这个干部就是习。没信念,没定力。很容易就被拖下水了。尤其当时的那种环境下。


路过

鸡蛋
1

鲜花

握手

雷人

刚表态过的朋友 (1 人)

全部作者的其他最新日志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Archiver|冀ICP备17016543号

GMT+8, 2025-4-13 00:38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站长论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