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朗昨天的语文作业是默写语文书119页词语表里五单元的词语,我给她写了拼音,让她看拼音自己写。除了两个拼音看错,所有的字都会写。今天预习《八角楼上》,预习完,我给她听写,生字和后面的生词,又是全对。
从一年级开始,在字词上花的时间,真不少,终于在二年级过一半的时候,突破了。
总结一下识字的一些好方法。
第一:化整为零,例如今天学 豪 ,朗朗就这样分,上面是高的一半,下面是家字去掉一点。
第二,利用声旁和形旁识字,大部分字都是形声字,形旁表义,声旁表音。例如 杆,木头做的,就是木子旁,读 gan,所以声旁是 干。每个形旁的意思,多给孩子讲。例如双人旁,其实并不是两个人,而是半边路。例如两点水,其实不是水,而是冰,两点一半表示非常冷。这些错误的偏旁名称,真的应该早点改过来,但是这种事情我们控制不了,所以只能自己多跟孩子讲。
第三,利用造字小故事记忆,例如 利,用刀子收割 稻谷,肯定是有利的啦,古代粮食非常贵重。例如 吹,欠就是长大嘴巴,张大口吹。
第四,用测代抄。除了老师要求抄写的,我都不让孩子抄。看一遍,立马默,摸不出,再看,再分析。机械的抄写,纯粹是浪费时间,孩子抄完十遍,还是不会写。
字词现在能轻松地超过学校的进度了,我对朗朗又提出了高要求,必须把字写得更好。今天发现,她虽然不勾腕了,但是却勾手指,整个笔倒斜着写字。唉,真是问题层出不穷呀!又必须反复提醒她改。
字词花的时间不多了,那么也可以多点时间让她自己分析课文了。今天预习《八角楼上》,我让她分析表达结构。她首先说得不太好,引导了以后,还算到位。第一段,说的是毛主席住在八角楼上。这是点题。第二段,说毛主席在八角楼上干什么。
我问她:为什么要选择写一个寒冬腊月的晚上了?温暖舒适的晚上就不行吗?
朗朗说:这样写,显得毛主席很坚强。
她急着跟爸爸出去散步,我就没跟她多说了。回答得还算不错。我待会要给她再说下什么是选材。告诉她,一篇文章,写什么内容,都必须精心策划,不能随便乱安排。例如这篇文章,写寒冬腊月,就体现出来了毛主席的不畏艰苦,努力奋斗,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者的形象就饱满起来了。
读书,要读得细,带着脑子读,作者为什么这么写了?这样写有什么好处了?多在脑子里问自己几个为什么,你的阅读水平就会蹭蹭蹭的飚上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