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崇春江晚景 苏轼
竹外桃花三两枝,
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
正是河豚欲上时。
我预习时读出了这首诗都指向早春的特有的景象,美食,底层代码:热爱生活。
听了萧老师的细读音频,找内在联系捕捉到诗人的意象,
内在联系:
三两枝,鸭先知,芦芽,河豚--早春的景象
芦芽,河豚---美食
热爱生活,美食。
除了以上“意”之外,再深入找一下,还有一句:
春江水暖鸭先知---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读书以外还要实践
---------------------------------------------------------------------
滁州西涧 韦应物
独怜幽草涧边生,
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
野渡无人舟自横。
我预习时读出了诗人对偏僻,幽远,自由自在的生活向往。
听了萧老师的音频,通过细读,找内在联系捕捉到诗人的意象,
找联系
幽草,深树,野渡,无人--- 指诗人喜欢住在幽远,偏僻,没人荒凉的地方。
春潮带雨晚来急--指朝廷的各种危险纷争。
班长联系到道家的智慧,无为,不争,同时联系了汉文帝的例子。
无为,不争的这种生活方式有什么现实意义?
道家和老子的哲学:无为,不争,并不是消极的出世,避世,而是指如何通过智慧的方式获得更好的生活,,是智慧,谨慎,耐心的等待机会,也是对积极竞争生活方式的一种补充。
核心字:不争 (等待机会)
---------------------------------------------------------
暮江吟 白居易
一道残阳铺水中,
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
露似真珠月似弓。
我预习时结合诗人当时的年纪(六十多岁)而且是朝廷外放,推测诗人当时的情绪有些忧伤,但前两句和后两句像是有些矛盾。
听了班长的细读音频了解到,当时诗人的情绪主题是喜悦,是明线,但是喜悦下还有一条比较含蓄的暗线,虽然如愿朝廷外放到向往的杭州,但离开京城老友的思念,年龄已近老年的惆怅,文人的忧伤造成了整首诗比较朦胧的意向。明线对暗线。
核心词:喜悦,热爱生活,惜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