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注册 登录
核心素养家培养 返回首页

龙飞凤舞2004的个人空间 http://xy.xfxynet.com/?1312 [收藏] [复制] [RSS]

日志

班长讲解论语第一章(文本来自YY妈整理)

热度 6已有 1219 次阅读2018-5-3 20:24

字体:

 1章 学而

  :学     ,不    ?有      ,不    ?人不     ,不     

孔子说:“学习 知识并按一定的时间去温习它,不也是很高兴的吗?有同学从远方来,不也是很快乐的吗?不被别人了解而不抱怨,不也是很有君子风度的吗?”

这句最核心的是哪个?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这句是什么底层代码?
嗯。知音如不赏,归卧故山秋。独立自尊VS依赖自尊, 或者外部评价VS自我评价

因为有了坚定的自我评价。所以对于外部评价,一笑而过。对自己评价低,不自信的。就容易被外部评价干扰。

 

 

 

   :其      ,而    者,鲜 矣;不   上,而   者,未   也。君   本,本    生。孝   者,其    本与。

有子说:“孝顺父母,尊敬兄长却喜欢冒犯上司的人,是很少的;不喜欢冒犯上司却喜欢造反的人,更是从来没有过。 君子致力于根本,根本确立了,道德原则就会形成。孝顺父母,尊敬兄长,这就是实行仁道的根本吧!

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这句的底层代码怎么概括?

孝弟,这是一件小事。这是一件每个人都可以力所能及的事情。可以做得到的事情。

这个本。。理解成基本还是根本好?本立而道生的本。理解成基本还是根本好?

对。理解成基本就通了。
孝弟,这是最基本的东西。把这个基本的东西做好。就可以逐渐达到高层次了。这是儒家的一种思维方法。仁这种东西,不是只有高级文化人才能做到。普通人也可以。把基本的事情做好。天下大事必作于细。

这句的底层代码是:平凡VS伟大。平凡的小事做好了,也可以达到伟大的境界——仁。

 

 


  :巧    ,鲜   

孔子说:“花言巧语,一副讨好人的脸色,这样的人是很少有仁德的。”

这句的底层代码怎么概括?

 VS 里,虚伪 VS 真诚, 基本是这个。

表与里是说,从外表,可以大致看出一个人的品性。这点符合我们生活实际吗?

这个不能说不符合。是不完全符合。但大体上还是对的。正常来讲,那些整天虚头巴脑的人,一般品性不怎么样。除非是特殊情形,不得不委曲求全。
注意,不要把巧言令色理解成能言善辩。巧言令色是贬义能言善辩是中性的。
表与里,这是一个底层代码。其次就是虚伪与真诚。儒家很讲真诚。

 


   :吾      ——      乎?与             

曾子说“我每天多次自我反省:替别人谋划是否忠心?与朋友交往是否守信?学业是否时常温习 ?”
三省吾身的内容,一个是作为臣子。一个是作为朋友。一个是自己。反思自己的三种身份。所以这三省不是随便做的。

传不习乎,就是学习的经文这些,要经常温习。跟前面的学而时习之,有点类似。这段如果概括成三个字。怎么概括?
忠诚君主,有信于朋友,勤于学习。三省的内容。
有信于朋友这点不大容易做到。我们经常会做,轻诺而寡信的事情。所以自己办不到的,不要轻易拍胸脯答应。

 


  :道     ,敬   信,节    人,使   时。

孔子说:“治理一个拥有一千辆兵车的国家,就要严谨认真地办理国家大事而又恪守信用,诚实无欺,节约财政开支而又爱护官吏臣僚,役使百姓要不误农时”。
道千乘之国,道是领导。领导一个大国。敬事而信,这句底层代码是什么?
敬事而信。。讲的是敬畏。举头三尺有神明。是这种敬畏。作为国君,不能无法无天。你得有所敬畏。有敬畏,就会对自己有约束,有信仰。有信用。。

节用而爱人,这个容易理解。就是简朴,爱护百姓。
使民以时。时,就是时令,节气这些。
这句是什么代码?嗯。正确的时间做正确的事。尊重规律。敬天。不乱折腾。

 

 

 

  :弟  ,入   ,出   ,谨   ,泛   ,而   。行 有馀 力,则    

孔子说:"同学们在父母面前要孝顺父母,与兄弟相处要尊敬兄长;说话要谨慎而讲信用;博爱大众而特别亲近那些有仁德的人。做到了这些之后,才谈得上学习 文化知识。
为什么行有馀力,则以学文?文就是文化这些。比学文更重要的是什么?
对。做人。德行。先做好人。然后再学习。德第一位。

现在应试教育是反过来。学习第一。德不怎么重视。马马虎虎。

 


        ;事   ,能                                 

子厦说:"尊重贤能的人超过爱美丽的女人;侍奉父母能尽心竭力;侍奉君王能鞠躬尽瘁;与朋友交往说话守信用。这倦的人,虽然说没有学习 过什么,我也一定要说他是学习过的了。"

贤贤的意思,就是尊重贤能的人。第一个贤是动词。类似的用法你还知道哪些?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幼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第一个老,就是做了动词。这是古汉语的一种语法特点。

贤贤易色,尊重贤者,代替美色。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这段是什么底层代码?

嗯。品德与才学。。德VS智。。品德VS文凭。
品德上过硬。即便没有接受过正规的教育,我也认为他已经学习过了。这个观点也可以用来反思应试教育。应试教育是反过来。文凭比德更重要。现在教育改革一直想加入品德考察这块。难度有点大。因为品德这块不好考察。一考察就容易作假。。

 


  :君    ,则   ;学    。主   。无      过,则    

孔子说:"君子不庄重就没有威严,学习 也不能巩固。要坚持忠诚和信用,不要和不如自己的人交 朋友。有了过错要不怕改正。"
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怎么理解这个重?

稳重,庄重,重视。。严格要求自己。反过来就是轻浮。
学习东西,为人处世。。轻飘飘的。。这种现在也比较常见。
重,是一种态度,把“这件事情或者这个人”看得重,当回事。有点那种工匠精神的感觉。
这种重,也可以理解成厚重。。你厚重了,就自然有那种威严感。。人家把你当回事。
你学习,也会投入和深入。这个底层代码,可以概括为厚重VS轻浮
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

忠信,前面讲了。对国君是忠。对朋友是信。无友不如己者。一般理解为,不和不如自己的人交往。关键是这个不如自己,怎么理解?哪个方面不如自己?

嗯。应该是品德。也就是说,不跟品行差的交朋友。
过,则勿惮改。。。这句好理解,有错就改。。

好。今天我们就讲这8条吧。这8条,大家发现什么共性的东西没有?
对。特别重视品德和德行。从各个角度,讲了德字为先。
德字为先。而且这个德,重视内在的,不重视那种虚的。。

德是厚重的,内在的,真诚的。。可以从小事开始做起的。。不是高不可攀的。。
进行德的修养,需要自律,反思。。好。今天我们就讲到这里。大家回去可以消化消化。

 

 

 

9、曾   :慎  ,追  ,民    矣。

曾子说:"谨慎地办理父母的丧事,虔诚地追念祭祀祖先,这样做就可以使老百姓的道德风俗归于淳朴厚道了。"
慎终,追远。。就是对先人,要重视,要有所纪念。
民德归厚矣。。这个厚怎么理解?与厚对立的是什么?深厚,基础扎实坚固。
对立的是漂浮,无根。

纪念先人,会增强一个民族的凝聚力。有根。
中国几千年来,一直有一种凝聚力。跟这点有关。

有一个历史。波兰这个国家,灭国100年后重新复国。还有犹太人。都跟这个有关。是有根的民族。

淳朴厚道也是一种理解。深厚,有凝聚力,这也是淳朴厚道的一个原因。
有历史,有文化,有凝聚力。有敬畏。
如果是漂浮的状态,什么都无所谓。。很难淳朴。
一个社会最大的不稳定因素,就是没价值观,没归属,无所谓的流民。
所以这里的底层代码,可以概括为:深厚,醇厚vs漂浮,无根

10、子       :夫       ,必    ,求   ?抑    ?子   :夫   、良、恭、俭、让    。夫    之也,其         

子禽问子贡说:"夫子每到一个国家,都必定得知那个国家的政治情况。是他求来的呢?还是别人主动告诉他的呢?"子贡说:"夫子是靠温 和、善良、恭敬、俭朴、谦让而获得的。夫子这种获得的方法,大概和别人获得的方法是不相同的吧?"
 、良、恭、俭、让,五种美德,君子风范。这句话的底层代码是什么?
其诸:表示推测的语气,相当于"大概"、"或者"之类的意思。这句有点难度。
这段话让我想起冬吴一期节目里讲的,关于人脉。认可比认识更重要。
孔子为何不用求人,就可以得到信息?
他靠自己的德行,名声。。别人慕名而来。。也就是别人认可他。很多人都是出于这点主动找他商量政事。。
很多人以为人脉就是认识很多人。其实认识没多大用。关键是有人认可你。
我有那么多认识的大学同学。网校有一个人是他们推荐来的吗?有的话请举手。。
我估计没有一个。
网校一半是读我文章来的。一半是推荐来的。都是基于认可。这里不是说,认识人不重要。但更重要的还是认可。
认识这种关系。一般是等价交换。你有一份资源,换我的。用术语讲,是资源置换。。
但是,如果你什么都不是,人家会跟你置换吗?
增广贤文 :贫居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所以这个底层代码,可以是:

认可VS认识。这是一个新代码。
孔子,之所以周游列国,很多人愿意跟他分享治国方面的事情。主要是认可他。
这里的认可,主要还是欣赏的意思。认可,不是等价交换。资源置换。很多是无条件的。

 


11、子     ,观   ;父  ,观   ;三       道,可    

孔子说:"当他父亲在世的时候,观察他的志向,当他父亲死去以后,观察他的行为。如果他长期不改变父亲的原则,可以说是做到孝了。"
这句的底层代码是什么?这点我们前面其实讲过。
嗯。虚伪VS真诚 VS,  这里也是在讲真诚。
志,是一种比较虚的东西。。孔子特别重视这个“行”。

行是可以看出一个人的真品性的。
巧言令色。高谈阔论,大谈志向。。这些,都是虚的。

只有行为是实际的。。而且这个行,还不能是短期的。
这里说的三年,是一个虚数。实际上是很多年的意思。表示很长时间。
如果很长时间内,他的行为还是那样的端正,靠谱。这个人,可以说就是真正有品行了。。这里的孝,不必拘泥。实际上这里是讲一个人总的品行。。

 

 

 

 

 

12、有   :礼   ,和   。先    ,斯   ;小   之。有   行,知   和,不    之,亦     

有子说:"礼的施行,以和谐为贵。以前圣王的治理之道,好就好在这里,不管小事大事都遵循这一原则。倡有行不通的地方,只知一味地为求和谐而求和谐,不用礼仪来加以节制,那也是不行的。"

和为贵。与此相对的是什么?什么东西不那么贵呢?
和为贵,是说,和是主要的。和谐,和睦。与此相对,争是次要的。
礼的实现手段,除了和之外,还有什么?争也是其中一种手段。
“争”与“和”都是手段。但和是主要的,争是次要的。
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
先王更多是用和的方式解决问题。。大事小情都用的不错。
有所不行
但是,有时候和的方法行不通?什么时候行不通呢?
比如,发生一些利益争端的时候。都想当王。
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
这个时候,发生利益争端。还想用和的方法。。这是不可行的。
这方面,毛泽东有句话:有理有利有节。
这句话,其实说的就是礼。
解决争端,不能一味和事佬。绥靖(suí jìng)政策
(绥靖(suí jìng)政策,一种对侵略不加抵制,姑息纵容,退让屈服,以牺牲别国为代价,同侵略者勾结和妥协的政策。)

二战就是英法绥靖政策,结果让德国发展起来了。

有理即自卫原则:就是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 

有利即胜利原则:不打无准备之战,不斗则已,斗则必胜. 

有节即休战原则:斗争取得一定胜利后要适可而止。。
这是一种斗争艺术。
所以,这里的底层代码,可以归纳为:规则与变通
还有就是目的与手段和是一种手段。不要把这个手段,当做目的。和为贵,不意味着什么都一团和气。

 


13、有   :信    ,言    ;恭    ,远    ;因     ,亦    

有子说:“讲信用要符合于义,(符合于义的)话才能实行;恭敬要符合于礼,这样才能远离耻辱;所依靠的都是可靠的人,也就值得尊敬了。”
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关键是这句。因--追随,因循。亲是什么?
因循、追随那些有信、恭美德的人,不偏离他们所亲近的那些东西。。义,礼。。
这样,就可以去追随,效仿。宗,就是效仿。
这句底层代码是什么?
有些书上解释的不知所云。所以我们需要自己把逻辑理清楚。这段前面涉及了,贤贤。。

尊重,追随贤者。追随贤者,远离小人。。这个是孔子经常讲的。无友不如己者。
贤贤,无友不如己者。合起来,就是底层代码。。亲君子与远小人。

 

 

 

14、子 曰:君      ,居    ,敏       ,就  道而   ,可     

孔子说:"君子饮食不贪求饱足,居住不贪求舒适,做事勤敏而说话谨慎,接近德才兼备的人而改正自己,这样就可以说是好学的了。"
就有道而正焉:接近有德之人而改正自己,这句底层代码是什么?这个容易。
嗯,物质与精神。。也可以是欲望与需要
吃过饱,住的特别好,有时候其实不是我们的需要。。而是欲望。。
很多是炫耀的目的,或者是贪欲。。其实就我们幸福而言未必需要。
物质vs精神,欲望与需要。这俩可以互相补充。

 


15、子   :贫    ,富    ,何  ?子  :可  ;未     ,富      。子   :诗 云:【    磋,如    】,其     ?子  :赐  ,始       ,告       

子贡说:"贫穷而不去巴结人,富有而不骄傲奢侈,这种人怎么样?"孔子说:"可以,但不如贫穷而好礼的人。"子贡说:"《诗经》上所说的切磋琢磨,精益求精,大概就是这个意思吧?"孔子说:"赐呀,现在可以和你谈论《诗经》了,因为告诉你一件事,你已经可以领会未告诉你的事,举一反三了。"
这句关键,子贡为什么觉得,孔子的话,跟如切如磋,如琢如磨有相似之处?
他怎么就突然想到,孔子讲的,跟诗经里这句话,有交集呢?
追求卓越这个说的比较好。相同点,都是讲,要追求高层次。
如切如磋,如琢如磨。。也是讲,追求高层次。。更加精细,华美。。
嗯。臻于至善。。追求更完美的境界。。
贫而无谄,富而无骄。。这层次低了。
贫而乐,富而好礼者。。这是更高层次,要追求这个。
子贡敏锐的捕捉到了这点。引用了诗经。。
孔子听了,非常激动。。觉得子贡开窍了。。能够活学活用了
这里就是我们经常讲的底层代码。。知识与应用。。举一反三这些。。所以这句证明,孔子是大教育家。
深谙教育之道。。不是让学生死记硬背,注重启发和思维。

 


16、子          ,患     

孔子说:“不忧虑别人不了解自己,只忧虑自己不了解别人。”
这句简单了。不怕别人不了解自己,怕自己不了解别人。
呼应;人不知而不愠。
这句底层代码:外部评价VS自我评价
了解别人,了解每个人的不同,了解人心和人性。这是儒家比较注重的。


路过

鸡蛋
5

鲜花
1

握手

雷人

刚表态过的朋友 (6 人)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Archiver|冀ICP备17016543号

GMT+8, 2024-12-22 22:05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站长论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