锐锐的班主任是学校前年引进的老师,曾有十年班主任的经验。明年将是他带的这个班第一届毕业亮相。班主任是数学老师兼数竞教练,上个月结束了数竞的任务,现在全力投入到数学毕业班教学和班主任工作中。班主任充满热情,想出成绩的意愿很强,于是对班级的管理越来越严。
在没有老师的另一个家长群里,我看到有些家长在抱怨:“班主任管得太严了,不准迟交任一门作业,否则罚做数学题,随次翻倍。我家孩子做作业慢,本来就做不完了,还罚,不得熬夜吗?处罚多了,我怕孩子情绪会更大。”
于是我跟锐锐讨论:“焦**的妈妈在抱怨哦,你们班主任那么严厉是不是有点过头啊?”
“L老师没错啊!我们中午在教室做作业的时候他在哪里?我们下自习还在教室呆着的时候,他早就没影了。你看看对面创新1班,我们班放学大部分走了,人家1班大部分在自觉自愿加做数学题。做得慢、不会做可以问老师和同学啊,哪有什么做不完啊!”
“你的意思是他努力不够哦?”
“当然了!L老师是要逼他努力呢。”
。。。
高三学生的压力、情绪问题历来备受关注,以后勤为主的家长们更是集中于此。我很自然站在那位妈妈那边吐槽班主任,没想到锐锐却站在老师这边。我突然觉察到,高三了,我们家长似乎很难再关注到学习细节,而对孩子可能的情绪问题更多聚焦。其实孩子并没有我们想象中那么脆弱,我们对孩子情绪的担心会不会阻碍了孩子成长的空间呢?说不定,我们家长的这种担心模式早就给孩子种下了一颗玻璃心?
在压力面前,很多真问题才得以暴露,是我们观察自己的好时机。如果我们理解老师为什么这么做,老师的难处和辛苦(他们班主任真是很辛苦,很用心),说不定自己的情绪已经好了大半;再检视自己,分析自己是否尽力?再看看自己哪些学习方法可以改进,说不定就已经能够按时完成作业?如果再不行,就去跟老师私下沟通,表达自己的特殊性和自己的学习节奏,求理解和宽容。如果我们真用心,老师是看得出来的,怎么会不理解和不支持呢?如此下来,本以为可能产生情绪问题的压力反倒可能就是转换成动力了。成长也许就在我们家长的那一点点拿捏上。
反思我自己,也会时不时地去瞎担心,患得患失,说不定在孩子的成长道路我已经绊过他多少次脚。警惕!
GMT+8, 2025-5-23 05: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