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天晚上,带程程做分数简便运算的题,对于我教的变式,他居然看不懂,我教了几次,他自己做起来还是错的,说不会,看不懂我为何可以那样做,我那个火气就忍不住了,说为何这么简单的题都不会,以前是怎么学乘法的。大晚上的两个人都闹得不愉快。第二天我想了想,觉得我可能教的时候比较跳跃,不是专业老师,对知识的切割和衔接教授不够好,于是把理论打印下来,相关的公式一个个找出来,用例题示范,并且分步骤,标上序号,从简单到难。周末找个了时间把整理好的内容拿出来,一步步给他做例题,最后到难的变式,都迎刃而解了。
程程说我教的都是干货。我就说了:我不是专业老师,教的过程可能不知不觉比较跳跃,你可以对我教的方式质疑,但是你别对我教的内容质疑,我教的内容肯定是非常有用的,而且是你要学的。
他认同我这句话。
他要用A4纸做7*6的表格,自己画了又擦,擦了又画,笔都摔了,问我该怎么画。我说你把纸 的总长量出来,看要分多少格,每格能分多少厘米,用点做标志再画不就出来了吗?他照做,顺利地画出来了。小小的一件事,可以看出孩子没有统筹规划的思想。这个得找机会好好讲讲。
记得我以前徒手画圆,每次画得都还不错,我也不是直接上手就画,而是用极轻的线条先打个十字架,然后画扇形。这其实就是统筹规划。
正好昨天遇到数线段问题,为何孩子看到稍微复杂的线段就数不清?记得暑假还看了相关课件,还是没掌握方法。那课件我稍微跟着看了下,虽然举例很多,可是没有强调那个顺序步骤。像这种数图形的,应该根深蒂固掌握一种有条不紊不会遗漏的步骤。就像排兵布阵,先干啥后干啥都有规律。然后我想想昨天我数的,虽然结果没错,可那个步骤还是不够严谨,不够列阵式。比如数线段,如果以每个顶点出发来分部数,就有章有法,不会乱。不管什么图形,都可以分解得清清楚楚,这才是应该教给孩子的方法。
而怎么提高学习效率呢?主要就是好好利用时间。应该以精神状态来分,孩子愿意干嘛就是以他自己的精神状态为准的。
听了聪明先生,我随意问小彧一句,你会不会觉得自己是最聪明的人,他说不会,那太自大了。我说这就是谦虚V骄傲。小彧问,为什么总说要谦虚呢?我:因为我们本身就不那么完美那么聪明呀,总有我们不知道的领域,当然应该谦虚。
启发小彧,就有时随意聊几句。减少说教痕迹。
急躁V耐心现在他是印象深刻了,有时会拿来教训我:你自己都说要有耐心,可是你又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