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班长讲课和对未来的分析,其中说到杜甫的研究,说到可以深入研究以后著书立说。这让我想起当年大学毕业写论文,研究大历十才子,其实就是糊弄着过去的,到今天我都不记得自己到底写了什么?我并没有深入研究要写的对象,更没有认真去读过李端、卢纶等人的作品,至于那些分析的文字也早就抛掷脑后。 这段时间关于学习,一直在想,为什么自己会变成这样?看李永乐的《贫穷的本质》时候,看到穷人对精神的追求,就是宁愿吃少点,也要看电视;省钱买奢侈品。我以前也不理解,现在明白了,原来就是心理代偿,因为长时间枯燥繁重的生活和工作消耗了他们的追求,于是没有鉴别能力的人只能屈服于人性的本能,在消费主义的洗脑下,通过看电视、买奢侈品去补偿自己在精神上的空虚。这其实无异于饮鸩止渴。看完就明白,我自己又何尝不是精神世界里的一个穷人。每天工作结束后就想要躺在床上刷手机,毫无意义,1、2个小时过去,一无所获,其实精神上依然是空虚的状态。而看一本书,真正沉浸在其中,是会获得心流和精神上的满足的。遗憾的是,我把这个好状态遗失了很久,我的思想里有了太多的私心杂念。
在回顾我的学习过程,会发现我过多的追求提高学习的效率,寻找学习的方法,了解学习的方向,但是最重要的事情,学习本身这件事请我没有做。就好像一个学习跑步的人,所有时间都用来做预备运动,做心理建设,不断和自己说跑步是有好处的,但是迟迟没有迈开腿去跑步。
我一直觉得大宝进入学习状态很困难,一旦进入良性循环,他就形成了习惯。其实他真的是我的一面镜子,照出我自己在学习上的困境,我自己又何尝不是进入学习很困难。这其中有想象力蛊惑,比如自己以为做一件事情需要很长时间,宁愿拖延也不去做,实际上真的去做了很快就完成了。其中有能力的不足,有些内容我其实是不知道怎么做的,比如教大宝学习,写作文之类,这些我都不会,可笑的是,我以前以为自己很会,真应了半桶水晃得凶。我不会的原因就是我了解到的,一件事情必须是我做到了才能说我懂了、会了。其中有不会处理多项事务,当很多事情都来的时候,我不知道先做哪一个?我不会抓重点。也就是说,在学习上,我是想的太多,但是静下心来真正去做的太少。人生没有白走的路,或许也就是我要经历的一个过程,只有经历过了才能说原来是这样。
回到初心,我的学习是什么?想要回到我自己想要学习和思考、记录的内容。班长的话,给了我启发,既然我钦佩崇拜的是叶嘉莹、张桂梅这样的女性,那为什么我不可以朝着这个方向努力呢?为什么不可以一点一滴去学习,去积累呢?班长用了十几年的时间建立了一个完整家庭教育体系,那么我为什么不能静下心来去学习其中的一个分支呢?人到中年,世俗有世俗的规律,但是自己也可以有自己的选择和坚持。我希望自己以后老了是眼里有光,心里有热爱的人,依然保有赤子之心,如果可以做到一个老师的状态那是再好不过了。包括教育孩子,我究竟想要什么?如果我是希望他们有能力,那么我就要从其中去找寻给他们的内容,而不是计较一时的得失。
写下来还只能说明我意识到了,但是我还没有做到,就像今天早上还在感慨,在现实生活面前,做到拿起和放下,看透生死,好难好难。但是人生本来就是一个难走的状态,与其去抱怨、发脾气,不如真正做点实事,在做的过程中去体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