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看夏丏尊、叶圣陶二位先生合著的《文心》。这是一本关于中学语文读和写的书,通过虚构的老师和学生等人物和故事情节,向大家讲述了包括修辞、语法、词汇、诗词、小说、日记、书信、工具书和文学史等与作文相关的语文知识。
昨天看到第十三章《触发》,突然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
“读书的目的,重在收得其内容意趣,否则只是文字游戏而已。作文的材料,到处都是,并非仅在书中,专从书上去学文字,即使学得好,也只是些陈言老套,有什么用处呢?”
“读书贵有新得,作文贵有新味。最重要的是触发的功夫。所谓触发,就是由一件事感悟到其他的事。”
“你读书时对于书中某一句话,觉到与平日所读过的书中某处有关系,是触发;
觉到与自己的生活有交涉,得到一种印证,是触发;
觉到可以作为将来某种理论说明的例子,是触发。这是就读书说的。
对于目前你所经验着的事物,发现旁的意思,这也是触发。
这种触发就是作文的好材料。”
“触发要是自己的新鲜的才好。”
“你可拣喜欢的取来重读,读出些新的意味来。”
“我还希望你于有字的书以外,更留心去读读没有字的书,在你眼前森罗万象的事物上获得新的触发。”
这些话,触发了我。让我想到,我们平时在网校学习各种高度精炼的“底层代码”,不就是各种用于“触发”的开关吗?有了这些“开关”,不管是读书,还是日常生活,更容易“触发”我们的思考,产生新的联想和感悟,从而下笔能言之有物、言之有理有据。
常常听各位前辈妈妈感叹,娃爱看书,也确实看了很多书,可依然不知如何下笔,写出来的作文依然是干巴老套。所以,时常进行这样的“触发”练习,定能有助于打通“输入”和“输出”之间的壁垒吧。班长一直说,要常常跟孩子聊聊天、进行底层代码的分析和思考,这也是在帮助孩子经常进行“触发”的练习呀。
无形中,似乎与网校所倡导的学习方法不谋而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