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注册 登录
核心素养家培养 返回首页

铭铭妈07的个人空间 http://xy.xfxynet.com/?1978 [收藏] [复制] [RSS]

日志

父母错在哪里

热度 3已有 12 次阅读2025-5-10 07:22 |个人分类:打卡日志

字体:
最近一段时间,著名心理学家李松蔚的公众号连续发了类似观点的文章:父母没有错是最大的错,父母有时需要替孩子做决定,扮演被孩子怨恨的角色。

这个观点的背景是这样的,许多70后,80后,小时候受到专制父母的控制与压制,等到他们做父母后,千方百计地做个“好父母”,给孩子自由,遵从孩子意愿。但是却有很多孩子抑郁了,他们远不如有些受到控制与压制的孩子幸福、快乐。这是为什么呢?
 
李松蔚老师的分析是:自由意味着自己做选择,同时也意味着自己承担后果,而很多孩子没有承担后果的能力,导致内耗,内耗的破坏性远远大于因专制父母所带来的外耗。


因此,李老师呼呈父母们,不要追求做完美父母;不要过度迷信那些真空般的成长环境:无条件关注,支持,接纳……大家都是普通人,谁没点自己的私心和局限呢?倒不如放松下来,有不满就说,有要求就提,可以要赖,可以凶,可以对孩子大发东风。做不到完美的父母,那就不做。
 

李老师的分析,有一定的道理,但我还是觉得有疑问,觉得他的分析与建议有似是而非之处。于是试着说一下我的看法。
 

那些父母的错,不在于他们追求做完美的父母,事实上,他们也不是完美的父母,甚至不是及格的父母,他们的认识导致他们不知道什么是及格的父母。他们小时候受到父母的控制与压制,深受其苦,所以,他们就采用相反的做法,给予孩子自由,遵从孩子意愿。他们以为这么做就万事大吉了,岂不知,反面的反面不是正面,而是一个新的面。另外,一味地远离某个危害,可能会陷入另一个危害。
 

李老师这么说,可能有安慰父母的意思。只是,有些安慰,可能只是隔靴搔痒,既不能让当事人认识到事实的真相,也不能促进当事人的成长。作为父母,本质是真实的爱与教育,而爱与教育的本质都是促进孩子的成长。而这些父母,只是要孩子还没有成长到足够能力的情况下,就让孩子自己做选择,等于在大风环境中种下一棵小树苗,而不给予任何支撑,树苗还没扎根就被大风吹出来了。这是真正的爱吗?这有利于孩子的成长吗?这些父母,当然,也包括昨天的我和部分今天的我,有爱的意愿,但没有爱的能力。


路过

鸡蛋
3

鲜花

握手

雷人

刚表态过的朋友 (3 人)

全部作者的其他最新日志

发表评论 评论 (1 个评论)

回复 佳乐2009 2025-5-10 08:43
有一位朋友 ,我们孩子前后脚。聊天青春期孩子的叛逆,好多事情没有规矩。她说,咱们那会不是讲“自由”么。小巫什么的,要给孩子完全的自由,不要扼杀孩子的天性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Archiver|冀ICP备17016543号

GMT+8, 2025-5-10 11:48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站长论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