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长的解读 急躁与耐心 ,是从政治方面来说,庄公师出有名,一击必中。
可是我想从家庭关系的角度看这篇文章。
这个故事,我也不知道怎么回事,就是很感兴趣,我自己抄写了一遍,也从每个人物分析分析,到最后的感觉,就是自己把自己搞糊涂了,很无奈,分不清主次了。 先说说我的疑问吧,母子如初是个什么意思,文章的初,姜氏是厌恶庄公的。
这是个家事、国事一体的故事。家事也是国事
说家事就是姜氏偏爱段、纵容段,甚至容忍弟弟与哥哥为敌,最后哥哥打败弟弟的;说国事,他们为敌,争权夺利,受影响的是人民群众,是国家稳定。
作为家事,站在庄公的角度,他对于不喜欢自己宠爱弟弟的母亲,他要如何面对,小时候是如何面对的,即位后又是怎么面对的;其实从故事的后面能看出,他对自己的母亲又爱又恨,他一方面渴求母亲的喜爱,不惜通过和她一样宠爱弟弟;一方面又很怨恨母亲对弟弟的偏爱,甚至是不喜欢弟弟的,所以他对弟弟是没有这种兄友弟恭的情感的,所以我觉得庄公有些绿茶婊,庄公在对母亲的情感这部分还未成年。渴求父母喜欢是本能,期待父母公平对待其实也是小孩子的思维。
作为弟弟段,简直就是恃宠而骄。有可能也是个戏精,因为有些多子女的家庭,孩子为了争取父母的喜欢,获得更多的关注与资源,也是很有一套,当着父母一个样,当着兄弟姐妹一个样。
从这样的角度,其实就是姜氏的问题最大,姜氏任性、没有是非,做事全凭自己的喜好,喜欢小儿子,就想什么都给小儿子,不顾原则与全局,很有可能也是因为她的偏爱,事情就这样的走向。
武公虽然在立长这件事上立住了,坚持了原则,但在姜氏偏爱小儿子上,他应该是没有给出意见,或者是睁只眼闭只眼了,古时候子女的环境真不知道什么情况。
所以作为成年人,想要什么自己去争取,还要纠正父母,那就是还是小孩子的心态。
文章写到这里,我才发现自己的立场是什么,是父母要做好,要跳脱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