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子六天军训结束,去寝室接他回家。他看到我,一声“老妈,你来了。”我应答:“丁丁!”然后就上前想抱抱他。他却神情一变,把我领到阳台外,压低声音对我说:“刚才你叫我什么。”我才恍然大悟,原来又叫他小名了。六年级下半学期开始,他就只让我在家里可以叫他小名,其他场合要叫他全名,或是不带姓只叫名,“丁丁”是不可以再叫了。我老是忘记,他就这样很慎重地提醒我。军训生活有苦也有乐。他与寝室另三个小朋友已相处得很熟了,彼此之间说说笑笑的。他向我爆料,因为晚上熄灯之后还讲话,被生活老师叫到外面罚站了10分钟,后来想出一个办法,让一位同学时刻关注门外动静,有灯光由远及近,就用手势提醒其他三位,然后闭声,待确定老师已走远,再用手势告知情况已安全。他觉得很好玩,我心想,儿子好玩的习性一点儿都没改都没变,环境是变了,但他不安分、不遵守纪律的个性依旧如此。“那你们聊到什么时候?”我有点担扰。“大概10点11点吧。”“可是,你们早上6点钟就要起床的。”“没事的,我们都躺在床上闭着眼睛聊的,也是休息嘛。累了,就不聊睡了。”我想起了我大学时晚上寝室卧床聊天的事情来,没想到,儿子从初中开始就已完美体验。看看他的脸和小身板,脸上气色倒不错,小身板也直直的,倒也没怎么晒黑。
“老妈,下次我要带点零食来。”他的桌子上小什物倒是收拾得整整齐齐的。“生活老师每天要来检查的,我们中午有整理内务的时间。”原来这样,这倒挺不错。他拉开书桌的抽屉拿东西吃,我一瞅,抽屉里放着从超市里买来的若干小酥饼,家里带去的创可贴、碘酒、棉签、纸巾、洗碗布等小杂物,乱乱的。“吃的东西与药物放在一起不太卫生,最好分开放。”我说。“生活老师说桌子上不可以放太多东西,所以只能这样放了。”儿子也没办法的样子。“下次我给你准备一个方盒子,专门用来放吃的。你可以放在那个大的塑料盒子上面。”“没关系的,不用了,这样不要紧的。”估计儿子嫌麻烦。“那可不行,这里又放吃的又放药水什么的怎么行?”我坚持。“好吧,好吧。”最后还是儿子让步。一般情况下,他如果觉得我说的话有道理,他会听我,不与我争辩。如果他觉得没有必要作一些改变,他会坚持,我硬着来也不行,他依然会按照他的想法来做。
“老妈问你这儿吃得怎么样?”“很好啊。这儿的菜比较偏咸,刚好配我的口味。而且,我买的都是我喜欢吃的,所以每次都吃得干干净净的,不浪费。”这倒不错。“早上吃的是什么?”他的早餐我都是比较头疼的。在家里起得晚,为了赶时间,就吃一点点还睡眼惺忪。“一碗南瓜粥,两个小麻球,一个茶叶蛋。”“两个麻球?”“不大的啦,小小的,不过很好吃,脆脆的。南瓜粥也很好喝。”我嘀咕,早上这样吃比在家好多了,不错不错。早上多吃点好啊。看来吃方面应该无须担忧。在家里他吃饭总是慢腾腾的最后一个,这儿吃饭时间固定,他不快也得加快速度了。
“有没有多喝水?”我又想起这个问题。在家,他喝水喝得很少,一般都是我倒好水,递给他,他才会喝。“喝啊,寝室楼道那里可以打水喝,我还在超市买矿泉水来喝。军训这么热,不喝水怎么行啊。”估计他在想老妈怎么会问这样一个弱智的问题。我想着下次给他带上一个便捷小热水壶,方便他喝开水。
“老妈,这儿的时间安排得太紧了,都没有自己的时间了。”儿子唯一感到不适应的是这一点。家里自由散漫惯了的他,对这一点体验深刻。晚上回到寝室离上床睡觉只有半个多小时,4个小朋友每个不到10分钟的洗澡时间。他们觉得时间不够用。吃饭时间也只有半个多小时,还要算上教室走到食堂的距离。“好象没有停下来喘口气的时候。”儿子有点忧伤。“在寝室,连泡一杯牛奶的时间都没有呢。”他为自己想到了一个办法,“以后晚自修的时候,我抓紧完成作业,然后向老师提出请求,可以早点回寝室,我就可以在寝室里舒舒服服地看我自己想看的书了,或者可以去操场打会儿篮球”。说起篮球,他军训时带去的篮球,都没时间拍打过它。我心想,军训是一段比较特殊的时刻,正式学习生活开始之后,时间上应该不会这样紧张的。儿子知道时间不够用,要抓紧时间,要合理安排和利用时间,这是好事。待他慢慢适应住校生活之后,也要注意关注一下他的学习时间和玩耍时间的安排,不能太紧张了。
回到家里,给他炖了鸡汤,他一改原先慢悠悠的节奏,第一个吃完,也吃了很多。孩子他爸开心地欢呼:“我说住校好吧,就应该住校的,你看,吃饭吃得多好。”我都懒得瞅他一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