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注册 登录
核心素养家培养 返回首页

佳乐2009的个人空间 http://xy.xfxynet.com/?997 [收藏] [复制] [RSS]

日志

20250509 松弛的背后

热度 6已有 130 次阅读2025-5-9 18:34 |个人分类:随笔

字体:
自从我开始关注“的得地”的使用后。
经常自己就混乱了。

比如,刻意的雕琢
按照常规,这不是要用“地”吗?
还有很多类似的。我这个困惑,时间很长了。
关于”的得地“的使用,同学不止一次帮忙发标准。
但我就是搞不清楚。

那天骄妈说了一句,要联系上下文,看重点在强调什么。
这个知识点还我没有掌握,要不断去巩固。
但我现在终于知道我迷惑在哪里了。

我只能理解,跑得快,你的苹果,快乐地成长。
超出这个范围就糊涂了。我不知道要联系上下文。

骄妈的文字有一种松弛感,而且爱讲感受。
那天我终于明白了,松弛感背后要有文字功底支撑。

不管哪方面的松弛背后都需要能力,功底。
不是我想松弛就能松弛的。
要么自己天生某个方面能力强,这方面容易松弛,
要么就要经过努力学习本领,松弛感自然而来。

以前我挺担心孩子的性格比较内向,不大喜欢和人交往。
后来我想明白了。她内向也好外向也罢。喜欢和人交往喜欢和事交往都不重要。
重要的是她是不是个明白人。
她有没有能力?她有没有智慧,她有没有持续学习的能力和意愿。

如果有。那是什么性格,爱不爱出门旅游都不重要。
在家自由自也挺好,出门快快乐乐也不错。

认知提高了有能力智慧了,一切都好。
快乐、幸福、自由、松弛、放松和善良等等随之而来。

背后就是”持续不断的学习“。

(“持续不断的学习”,开始用的是“的”,改成了“地”。铭妈有说过,学习是名词,就用“的”。这里学习应该是名词,上下文的关系也是强调学习,所以用“的”)。

路过

鸡蛋
4

鲜花

握手

雷人

刚表态过的朋友 (4 人)

发表评论 评论 (2 个评论)

回复 班长 2025-5-9 19:06
嗯。关键是看后面的词性。
回复 淼淼妈09 2025-6-26 16:07
我的理解是:后边是名词,用“的”;后边是动词用“地”;后边是形容词等用“得”。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Archiver|冀ICP备17016543号

GMT+8, 2025-7-1 19:18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站长论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