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家培养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移动社区

搜索
修身日课之理性温情
煊煊妈08 2021-6-23 11:09
细读《石缝间的生命》,回想我的学习写作体验。 我的主动写作始于2018年,彼时班长鼓励大家写日志。起初只是我手写我心,简单记录事情和自己的一点想法,模仿班长分析下底层代码。慢慢的理性部分增强,可以分析和举一反三的例子增多,但例子与例子之间缺少结构,大多只是并列(班长会用递进、正反合等更有逻辑性 ...
个人分类: 长线项目|346 次阅读|4 个评论 热度 8
修身日课之对远征者的考验
煊煊妈08 2021-6-16 21:47
重听《牧羊少年奇幻之旅》,在插播广告中听到一个词,“学习心理咨询师”,略感别扭。按我的组词习惯,相信也是比较普遍的做法,会说学习心理咨询知识,或者成为心理咨询师。这类广告近期频繁出现,介绍里说无论背景如何,基础如何,都可以通过学习来以心理咨询师为副业。 有这么简单吗?学了就能上手? ...
个人分类: 长线项目|253 次阅读|0 个评论 热度 8
至真孔子(仿率真孔子)
煊煊妈08 2021-6-9 22:07
读《论语》,了解孔子的生平,我看到了他的至真至诚。 时光拉回到2500多年前,孔子又一次和几个弟子聊起志向与理想。子路率先作答,假设有一个遇到外患内忧的大国,自己有信心在三年之内让百姓变得骁勇明理。冉有认为自己能在小一点的国家,三年里实现百姓生活富足。公西华愿意学习做司仪外交工作。孔子听了微笑 ...
个人分类: 妈妈写作|241 次阅读|0 个评论 热度 11
积累的目标和路径
煊煊妈08 2021-6-1 10:58
花了两天时间跟煊煊沟通了班长最近的文章,讲了周浩,讲了左思。主要原因是我觉得他在动手操作方面的兴趣表现得越发明显了,把玩刀具,雕刻木头,对很多金属材料的特性门儿清,不知道什么时候积累下的这些知识。 他承认目前还是比较重视应试,对心智思维真才实学这些没有很上心。这也很正常。我自认为已经第一次 ...
个人分类: 思维整理日记|288 次阅读|0 个评论 热度 14
《老年人的健康养护与临终关怀》讲座要点和后续思考
煊煊妈08 2021-4-26 17:28
最近听了 竹内东光先生和李辛老师的一场对话讨论,记录要点如下: 养护老人,不管是机构工作人员还是子女,首先需要耐心倾听。 把他们当成VIP,这样不管在不在身边,双方的交流对彼此都是很大的滋养。 如何对待老人,本质是如何对待自己(钦哲仁波切:一切都是自我的投射)。 有空的话 ...
个人分类: 思维整理日记|343 次阅读|0 个评论 热度 9
节气日记之辛丑谷雨
煊煊妈08 2021-4-20 21:11
从清明到谷雨,姹紫嫣红们纷纷唱罢离场,紫藤花香也不再浓郁,只见得各种树上的新叶日益繁茂,颇有李清照笔下“新桐初引”的气象。 比如本地常见的樟树,身形高大,枝疏叶繁,造型很是养眼。虽是四季常绿,但在早春和仲春时节,片片老叶会趁着东风悄悄落下,化作春泥更护花。新叶则是另一番景象,青苹果一般的浅 ...
个人分类: 长线项目|312 次阅读|2 个评论 热度 7
外婆的蛋羹(仿《外婆的早饭》)
煊煊妈08 2021-4-10 15:44
桌上有一只底下刻着名字的小碗,里面躺着大半碗金灿灿的蛋羹,蛋羹上浮着一层斑斑驳驳的酱油和麻油。还没靠近,混合着芝麻味的蛋香就直往我鼻孔里钻。拿起白瓷小勺,我贪婪但小口地吃着,生怕一下子就吃光了。 小时候去外婆家,最爱吃她蒸的蛋羹。 那时候我大概刚上小学,大舅家还没盖楼房。一溜平房前面 ...
个人分类: 思维整理日记|299 次阅读|0 个评论 热度 14
节气日记之辛丑清明
煊煊妈08 2021-4-7 12:16
老话说,清明要明,谷雨要淋。这个清明难得的艳阳高照,方便了大家祭祀踏青。 煊煊作业不少,所以我们哪儿也没去成,只在附近转悠。 楼后新种的小树已经一一揭晓,及膝的垂丝海棠,错落的白色和粉色樱花,都是眼巴巴地等着、开花散叶之后才识别出来,好似现在流行的开盲盒。 碰到两个不速之客, ...
个人分类: 长线项目|277 次阅读|0 个评论 热度 6
节气日记之辛丑春分
煊煊妈08 2021-3-20 21:36
春分,春日过半,阴阳各半。 这几天有冷空气南下,风雨交加。虽然温度没比过年低多少,但是枯黄的落叶满地,颇有春半如秋之感。 在住了十多年的小区里第一次找到桃花,尚未开盛。树下点点粉红,枝头不少没遮没拦的花蕊,不知道这样的它们还招不招蜜蜂待见。 楼后面新种的垂丝海棠,玫瑰紫红的花 ...
个人分类: 长线项目|257 次阅读|0 个评论 热度 13
黄山松(仿《生机》讲植物的故事)
煊煊妈08 2021-3-20 10:15
如果有人说,石头里能蹦出来生命,你会不会撇撇嘴,又不是《西游记》里的孙悟空? 但在海拔1000多米的黄山上,花岗岩里真的蹦出来了一种生命,黄山松!大部分的松树都从泥土里获取养分,那黄山松是怎么从石头里长出来的呢? 每年十月前后,黄山松的球果成熟,后御风而行,落在花岗石的裂缝中静静地等待。 ...
个人分类: 妈妈写作|264 次阅读|0 个评论 热度 8

手机版|Archiver|冀ICP备17016543号

GMT+8, 2024-5-18 14:56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站长论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