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注册 登录
核心素养家培养 返回首页

悠悠妈05的个人空间 http://xy.xfxynet.com/?272 [收藏] [复制] [RSS]

日志

观看纪录片《历史的拐点》有感

热度 3已有 467 次阅读2020-12-16 16:05

字体:

1216

看了央视纪录片《历史的拐点》10

读史可以明智,那么读了汉匈之战这段历史,我们又可以学到什么呢?

从分析几个关键人物开始吧

汉武帝,相比于前面几任皇帝的忍气吞声,为了边疆安宁,不断进贡女人和财富,他心里埋下了抗争的种子。马邑之战的“诱敌深入”失败后,汉武帝没有气馁,更加坚定了抗击匈奴的决心。在汉武帝的精神引领下,出现了一大批奋勇战斗的大将军,比如卫青,霍去病等。有句古话: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在主动攻打匈奴,扩大了疆土之后,他没有见好就收,而是消耗国力财力追着匈奴攻打,一心要擒获匈奴单于。所以一个人的思维模式是很难突破的,汉武帝能突破先帝们的隐忍原则,在积累国力之后奋起反抗,他不能去除自己的心魔:一定要彻底打败匈奴。有一种胜利是失败,前线将士一次次拼死的胜利,更膨胀了皇帝的欲望。导致了后面一系列战略错误。国家命运也受到牵连,国力衰退,错杀太子一脉,对司马迁用刑。这些都成了汉武帝政治上的败笔,跟抗击匈奴的丰功伟绩比起来,这些反而被后世鄙视。

 

李广,有“飞将军”之称。天生的猛将,在战场上也是勇猛无比。他的想法很简单,立功封侯。他对汉朝一片赤诚,忠心不二。但是他缺乏对人性的认知,所以不能很好的开解自己,如同没有韧性的钢材,容易断裂,导致后来因为卫青的一些小心思,气愤失去正常理智,独自带领军队离开大部队,在沙漠中迷路(这是愤怒之下非常不明智的举动),错失了擒杀单于的战机,最终悲壮自刎。他以死明志是主动的,后来他的孙子,李林被杀全家则是被动了。总而言之:有缺陷的心智模式。他的心智成熟度不足以帮助他完成抱负。

 

司马迁是这个时期最完美的人物,他勇敢,明知为李林说话会得罪皇帝,仍然开口。他坚韧,在受刑之后,不再去祖坟,说自己无颜见列祖列宗。但写出伟大作品《史记》,用自己的强大为自己证明。证明汉武帝后期的战略错误,证明汉武帝的判断错误。至始至终,他没有忘记作为史官后人的使命。

 

这三个人物共同点是都找到了自己一辈子的使命,汉武帝是抗击匈奴,李广是打仗立功,司马迁是写好史书。事实证明,领导是不好当的。汉武帝作为领袖,他的使命绝对不能只是抗击匈奴,而是带领人民过上好日子。他没有找准自己的使命。另外两位的使命没有问题。


路过

鸡蛋
3

鲜花

握手

雷人

刚表态过的朋友 (3 人)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Archiver|冀ICP备17016543号

GMT+8, 2024-5-17 17:42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站长论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