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注册 登录
核心素养家培养 返回首页

思琪妈09的个人空间 http://xy.xfxynet.com/?5057 [收藏] [复制] [RSS]

日志

苏轼与陈希亮

热度 7已有 226 次阅读2023-8-26 12:07

字体:
          “日久见人心”这句话用在苏轼和陈希亮身上再合适不过了。
          苏轼是多少人心目中的偶像啊,无数人仰慕他乐天豁达的性格,但殊不知,苏轼也有过气量狭小的时候。
          那是苏轼在凤翔任上的时候,当时他26岁,高中进士之后第一次做官,真是风华正茂、春风得意。他所任的官职相当于一个高级秘书,而他的第一任领导是凤翔知府宋选。这位和蔼忠厚的长者与刚出道的阳光青年相处甚欢,对苏轼关怀备至,爱护有加。苏轼到凤翔任职的第三年,迎来了这个故事的主角——陈希亮。与前任知府宋选不同,军人出身的陈希亮组织纪律性很强,平常不苟言笑,做事认真谨慎,与苏轼豪爽的性格迥然不同。在共事的两年中,苏轼屡屡被陈知府为难、罚款,甚至被告到了中央。苏轼去拜见陈希亮,陈知府却把他晾在客厅长达6个小时。有一次,陈希亮还把奉承苏轼为“苏贤良”的衙役揍了一顿。中元节陈知府宴请下属,苏轼赌气不去,因而被罚款。最让恃才自负的苏轼不能容忍的是,当时苏轼文采早已天下共知,他写的公文,以前宋选在任时几乎一字不改,但陈希亮不一样,总是毫不客气地删改,甚至打回要求重写。陈希亮的做法让苏轼在上级、同僚及下属面前颜面尽失。年轻气盛的苏轼也不买这位顶头上司的账,两人故尔常常发生矛盾,甚至针锋相对。
       后来,苏轼终于有了”报复“的机会。陈希亮修筑了一个凌虚台,落成后嘱苏轼“文以为记”。苏轼在这篇《凌虚台记》里幸灾乐祸地想象着刚建好的凌虚台轰然倒塌,讽刺说“夫台犹不足恃以长久,而况于人事之得丧”。尽管苏轼在整篇文章中暗含讥讽,陈知府却大度包容,他不仅对苏轼这篇奇文只字未改,反而命人立碑刻石以壮其盛。
       陈希亮究竟何许人也,他为何处处刁难当时已经名满天下的大才子苏轼?难道是他嫉妒苏轼的才华?事实可能出乎大多数人的预料。陈希亮是北宋时期著名的能臣良吏,历史上有名的清官。他与北宋另一个家喻户晓的清官包拯是同时代的人。在他从政的30多年中,严惩贪官污吏,打击地痞无赖,搜捕盗贼,开仓赈民,架设汴河飞桥,每次任满离开时,父老们都洒泪相送,被誉为“白脸青天”。陈希亮与苏轼家算是世交,论辈分还相当于苏轼的父亲苏洵的长辈,因此他对其他人说,他是将苏轼看做自己的孙辈。他看见苏轼待人真诚却又心无城府,见识卓绝却又不屑韬晦,故意对他严厉,不给他好脸色,就是要挫一挫苏轼的锐气,让他踏实下来,避免以后在复杂的官场吃亏。

  多年后,经历了太多坎坷与挫折的苏轼才明白陈希亮的良苦用心。苏轼毕生仅写过七篇墓志铭,除了名满天下的司马光外,他为陈公弼写的墓志铭是最长的。文中他认真检讨往事,承认当时年轻气盛,“屡与公争议,至形于言色。已而悔之。”苏轼对陈希亮的评价是“为人清劲寡欲,面瘦黑,平生不假人以色,自王公贵人,皆严惮之。见义勇发,不计祸福”,“轻财好施,笃于恩义”。

      巴菲特说“今天有人坐在树荫下,是因为很久以前有人种下了一棵树”。人只有在看到满树成荫的时候,才会感恩曾经种树的那个人。

      什么是一个人的格局和境界?有人能看到五年以后,有人能看到三十年以后,有人能看到百年以后,而有的人,看到的只有眼前;有的人能看到家庭,有的人能看到家乡,有的人能看到国家,而有的人,只能看见自己。这就是人与人格局和境界的区别。即使眼下被人误解,但如果所做之事有益于一个国家栋梁的长远发展,又何乐而不为呢?这就是陈希亮当年的想法吧。这样的人世间罕有,被苏轼遇到了,是他的幸运。

  

       

路过

鸡蛋
7

鲜花

握手

雷人

刚表态过的朋友 (7 人)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Archiver|冀ICP备17016543号

GMT+8, 2024-5-18 00:17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站长论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