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家培养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播放

和其光,同其尘:老子解读之四

[复制链接]
班长 发表于 2010-6-15 20:09:2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继续《道德经》第四章:

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渊兮似万物之宗。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湛兮其若存,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


老子在这里对道的性质做了描述。

道是什么呢?

如果从有神论者的角度,道就是god,是神,是上帝,这个神有自己的人格,有喜怒哀乐,有各种神奇的能力。

如果从无神论者的角度,道就是控制宇宙,自然,社会的一套普遍规律和法则。尽管我们对这些规律和法则还不能完全认识,但这些规律和法则,我们相信是客观存在的。

从老子对道的描述看,他很狡猾或者很智慧的回避了有神和无神这个问题,
比如本章中,他在多个地方用了“或”、“似”、“象”、“不知”这些似是而非的词语。
这就给后人留下了足够的解读空间。有人说老子是唯物的,有人说老子是唯心的,
这些争论不足为奇,因为老子本身就没有给出确定性的解答。

本章中,老子从四个角度谈了对于道的看法。

第一个角度:空间角度,谈道的广大无边(冲而用之或不盈)
第二个角度:谈道可能是万事万物的起源(渊兮似万物之宗)
第三个角度:谈道的能力和性情(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将道拟人化了,加入了老子个人的价值偏好,说白了就是夹带了自己的私货)
第四个角度:时间角度。谈道的出生与起源(湛兮其若存,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

1、冲而用之或不盈;

冲,有人说就是盅,是一种容器。这句话的意思是,道像一个容器,但空旷无边,永远倒不满。

这句话是从空间的角度谈“道”的广大。

叙述手法体现了老子一贯的思维方式。
就是看似自相矛盾,实则辩证。

怎么自相矛盾呢?我们一般人眼里,酒杯也好,水壶也好,这些容器无论多大,
总能够倒满,可到了老子这里,这个容器竟然倒不满?这是什么道理?

所以对老子的话千万不要抠字眼,或者从形式逻辑的角度去分析,
一定要学会从辩证的角度,去思辨,去领悟。

2、渊兮似万物之宗

老子又说,道这个东西,背景很深,万物很可能就是从这里产生的。

别小看这句话,这句话是哲学家追问的一个根本命题,就是世界是怎么产生的?

有神论者的观点就是上帝创造了万事万物,上帝说,要有光,于是世界就有了光。
《圣经》的创世纪就在谈这个问题。

无神论者的观点是什么?这个问题很难直接用“世界是由XXX创造的”这个句式来回答,
最好用“世界不是由XXX创造的”这个句式来回答。

如果用这个句式,那么无神论者的观点必然是:世界并非由神和上帝创造的。

我现在常常怀念童年仰望星空时的情景。
我坐在广场上,仰望满天的星斗,很容易就能找到北斗七星。
最近,很少能够看到星星了,可见人类对大气的污染到了什么程度。

不过这不影响我对一个问题的思考,这个问题就是,
世界是怎么产生的?那个炙热的大火球太阳,有无边无际的能量,
可据说太阳在宇宙中根本就微不足道,连一粒尘埃都算不上。

这个无边宇宙的能量之源究竟在哪里?它究竟产生于何时?又是怎么产生的?
现在的科学家没人能够回答这个问题。

在科技如此发达的今天仍旧没人能够回答这个问题,
所以在老子那个时代,也是完全没有能力回答这个问题的。
老子很明智,他给出了一个似是而非的回答——似万物之宗。

3、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

这里在说”道“的能力,也可以说是道的性情。

如果是有神论者谈这个话题,一般就是神能呼风唤雨,法力无边,神通广大这个套路。
可老子谈这个话题,角度有所不同。

他不是强调”道“的建设性和创造力,而是谈”道“对于万事万物的”消解”作用。
老子的哲学,就是一种“消解”的哲学。

你有欲望,老子说欲望太强不好。
你有力量,老子说力量太强不好。
你有财富,老子说财富太多不好。

总之,你认为有价值的东西,到了老子那里,都会消解成无价值。

回到老子这句话。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
大意是,道能够把锐利、纷乱、光耀、细屑的东西柔化,和缓,

说白了就是:

太有棱角的东西给你削平一下。
太乱的东西给你理顺一下。
太耀眼的东西把光芒收敛一下。
太细小的东西把大小调和一下。

总之,老子借着谈“道”的能力和性情,说出了自己的价值理念和偏好,
给后人的启示是,做人要注意收敛锋芒,不要太强,太耀眼等等。

4、湛兮其若存;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

这句话,是从时间的角度,谈道的产生。至此,这四个角度都提到了。

第一个角度:空间角度,谈道的广大无边。
第二个角度:谈道可能是万事万物的起源。
第三个角度:谈道的能力和偏好。
第四个角度:时间角度。谈道的出生与起源。

老子是怎么回答道的起源这个问题呢?

老子的回答很巧妙,他又在玩玄虚,
道似有似无,不知道从哪里诞生,时间上似乎比天帝要早。

这样的说法,看起来玄虚,其实很理性,很唯物。
即便当代天文学知识最丰富的科学家,回答这个问题的层次也没法超过老子。
宇宙何时诞生?宇宙的本源是什么?
这样的问题,可能是人类永远需要探索的谜题。

解读完这个段落,突然有一种感觉,
如果人类还能延续百万年,上亿年的话,
我们其实与老子离的并不远。他不过是一个2500年前的人物,
如果以百万和上亿年为坐标的话,我们与老子似乎可以归为同时代的人。

这么一想,感觉跟老子的心更加贴近了。

评分

参与人数 20美誉度 +20 收起 理由
秋儿妈妈04 + 1
彤彤妈06 + 1
林间小屋07 + 1

查看全部评分



丽霞爸08 发表于 2010-6-16 07:20:16 | 显示全部楼层
班长从有神论、无神论的角度,从时空角度来分析老子,感觉非常透彻,谢谢了。
宝儿妈01 发表于 2010-6-16 08:43:14 | 显示全部楼层
班长的文章我要好好消化一下
紫鑫07 发表于 2010-6-16 08:51:07 | 显示全部楼层
二十年前读老子,真是不太懂,感觉太消极,二十年中碰了壁,有了很多的无奈和纠结,再回首读老子,越读越有意思,有一些大大小小的感同。
谢宝妈01 发表于 2010-6-16 12:34:28 | 显示全部楼层
在网校看班长的解析好了,自己看实在是看不下,感觉玄得慌
尚尚妈09 发表于 2010-6-16 15:53:15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了。

班长这一篇解析非常透彻,从全面分析事物的角度把道、老子的道、班长对老子和老子的道、以及班长自己对道的看法做了精确的陈述,班长的又一篇经典作品,值得好好赏析。

另外,我在看班长的解析的时候,也产生了这样的想法:2500年过去了,我们对世界起源的认识和当年的老子几乎没有差异,时间的跨度似乎并不存在。老子如何做到这样?仔细想想,也许是因为老子有一颗真正的赤子之心?常识、经验和知识没有让他的智慧蒙尘,这是何其难得的事!
画眉00 发表于 2010-6-16 15:56:39 | 显示全部楼层
呃~班长的境界不是我等能及的,需仰视才可见。
嘉航2006 发表于 2010-6-16 16:25:00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班长的解析!
风中的云03 发表于 2010-6-17 08:24:30 | 显示全部楼层
同样感谢班长的解析。人为什么要悟道?就如佛家所说去掉贪婪,怨气等等,使人生生世世得以真,善,美与天地永存,而不是世事轮回的受苦受难吧!
皓皓妈04 发表于 2010-6-17 09:21:02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感觉老子的文章,不能深读,只能泛读。
深读之后,很可能无法自拔,产生消极厌世的情绪。
认为自己努力奋斗有什么用啊,最后还不是两手空空、灰飞烟灭?
这是一种很不可取的处世态度。
那什么时候可以读老子呢?
心情浮躁的时候、沾沾自喜的时候、不可一世的时候
读了老子,会让自己的心沉淀下来,
可以静静地思考一下,自己真的有那么伟大吗?
大有01 发表于 2010-6-17 09:30:10 | 显示全部楼层
这句难懂,还没想明白,让我好好学学班长的讲解。
潇潇02 发表于 2010-6-17 09:50:34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萧老师!
一直在跟着努力学习。
航航妈01 发表于 2010-6-17 16:01:25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觉老子想让我们走中庸之道不要太有棱角,不要太有锋芒.
墨墨爸08 发表于 2010-6-17 16:06:15 | 显示全部楼层
老子的道和佛教等宗教一样,都是第一任教主是绝对的大智慧,其后世只能仰视教主。按这些教主的教导生活,人类和自然会非常和谐。
因因04 发表于 2010-6-17 18:46:51 | 显示全部楼层
班长解老子,时间空间,东方西方,如此一纵一横的解读,很有意思。

老子不希望只突出一面,认为过于强调一面会有反面的后果,
提倡无价值观也是一种价值观,事物如果没有两面的互相推动又如何前行呢?
想避免矛盾是不可能的。

后现代主义我认为只是想反对现代主义,它本身并没有有价值有说服力的建构。
QQ09 发表于 2010-6-17 21:20:27 | 显示全部楼层
说的好。
QQ也在学老子。
千千妈05 发表于 2010-6-18 08:45:32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班长的解析!
 楼主| 班长 发表于 2010-6-18 20:39:0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CC妈,

还是多接触一些自然科学,地理,历史故事这些知识吧。
这些知识简单直接,色彩明亮而单纯,我觉得更加适合孩子。

玄学的东西,接触太早,接触太多意义不大。
对这些东西深入下去,可能会误入歧途。

评分

参与人数 1美誉度 +1 收起 理由
淘淘2008 + 1

查看全部评分

快乐可妈 发表于 2010-6-18 21:16:18 | 显示全部楼层
可可道德经背了好多章啊,从来没给他讲过,当然,也讲不清楚!看完,觉得:幸亏我没瞎讲!
迪妈04 发表于 2010-7-17 14:41:20 | 显示全部楼层
植峻妈妈和班长的交流同样让人受益
小方舟04 发表于 2011-7-12 06:55:05 | 显示全部楼层
不敢发言了
懿人妈08 发表于 2011-7-21 10:11:08 | 显示全部楼层
脑袋空空言之无物的我只好马克一记了
若坤妈06 发表于 2012-10-31 23:38:23 | 显示全部楼层
他在多个地方用了“或”、“似”、“象”、“不知”这些似是而非的词语, 是因为道是不可说的,一说就错,所以他用譬喻的形式来讲,他悟了的道是什么,可惜对我们没有开悟的人,就像盲人摸象,就像鱼牛,受限与自己的认知,怎么也理解不了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Archiver|冀ICP备17016543号

GMT+8, 2025-9-7 18:06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站长论坛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