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读过,当时读了也就是读了,只是觉得写得好,但不知道好在哪里,很快也就忘记了。
今天重读,每段都能发现底层代码,比如经典vs垃圾,经典书vs应试书,素质vs应试,用心vs用脑,追求卓越,成功自然会找上你,高层次vs低层次,工具与目的等。
当时的朦胧,已经转变成清晰。
看来这么多年,没白在网校里泡着。
还是得多读有思想性的文章,多思考,多积累。
看阅读方法时,联想到了冯友兰先生的“精其选、解其言、知其意、明其理”。
文中当然没有“析其码”,毕竟这是班长的独创,一般孩子,只要能做到前4步,就能立于山巅,领先别人太多了。包括孙同学,自己也承认理性思维不足,但还是能得到高分。
写作部分,她的建议是多读、多仿、多写。通常佼佼者的文章,只有方向、方法,少有具体操作,所以也不知道仿什么,怎么仿。加上娃小学写作,一直还过得去,所以我们基本没练过仿写。
班长的阅读理解课,当时没来得跟,疫情期间,和娃慢慢的补上,也仿写了几篇,明显感觉娃的阅读及作文的上了一个台阶。
文中还说了先模仿,再创新;不擅长议论文,但文笔好,就写文言议论文或者议论性散文,找到一条适合自己的路等。这不就是班长常谈的吗?
虽然每天都会花时间在网校,但还有大量时间被浪费了,要反省。
以前很少刷微博,刷剧,最近呆在家,有大把的时间,养成了刷微博的习惯,最近明显觉得有点上瘾。每天无意识的不停在刷,花了大量的时间。
思维开始有单一趋势。脑子里成了别人的跑马场,毕竟接触的都是观点,而没有自己的思考。
看下面的评论,要不是愤青,要不抖机灵,少有有理有据的分析。也难怪,现在写有深度的文章,也没多少人读了吧。
整体社会往低智化,庸俗化,简单化驶去了。
还是要多在网校泡着,哪怕看看美文都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