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岁八个月时,图图开始学骑自行车,他很快就学会了,把控着自行车前进、后退、刹车、急转弯的那种把控感让他非常快乐,从他意气风发的小脸上我感受到了“我能,我可以,我很棒”。
过了两年,我们把他自行车的两个辅助轮拆掉,他开始练习两轮自行车,开始的时候自行车很难保持平衡,不断地往两边倒下。在再一次无法把控自行车倒地时,挫败感让图图忍不住大哭起来。
我很心疼,蹲下来共情他,让他觉得妈妈是理解他并能感受到他的,慢慢平静下来。然后征求他意见:你想继续吗?要不我们先回家休息,明天再来?
图图抽着鼻子说:不回去,继续骑!
重新上车,在车子又倒下很多次后,图图终于掌握了平衡,在他终于能自如地骑车绕着我转圈的时候,我再次看到了他小脸上的意气风发,而且还增加了点东西,那是跨过了挫折后的愉悦感、满足感。我想那时候他心里种下了一颗种子:即使一开始很难,但是我努力了坚持了就能做到。
我很欣慰,这颗种子是他自己种下的,我一直以来只是尽量多观察他,少干扰他。我相信每一个孩子的内心都有一个积极向上渴望成长的密码,只是很多时候成人无意识的过多干扰影响了这个种子的生根发芽。
后来,图图学溜冰,学滑板车,都重复了这个模式,会跌倒,会疼,会流泪,但是不会放弃,于是他很快就能学会。因为他以往的经验告诉他,坚持下去,就能学会了,我能做得到。而每一次成功的经验,又再次巩固了他的这个信念。
6岁那年,他练一首新学的钢琴曲。
从下午一点多一直弹到晚上十一点,他一直反复练习。练到不顺的时候,图图会停下来,双目含泪,仰天长叹:“怎么这首曲子这么难的啊。”有时候实在是太挫败了,会冲到客厅角落抱着枕头,默然垂泪,然后抹抹眼泪,又回去弹。
爸爸妈妈都感动得不得了,在他停下来的时候都安慰他,劝他先休息一下,已经很棒了,很大进步了。他丝毫不理会我们。
好不容易他终于弹到了自己满意的程度,跑过来我身边,一边叹气一边笑:“终于弹到一首不会断的曲子了。”
(摘自当时的日志)
那时候,他内在的精神力量已经让我赞叹不已!蒙特梭利所说的精神胚胎和吸收性心智,我是信服了!
现在回顾,这不就正是班长所说的反脆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