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在上海
我生在上海,长在上海。
我爱上海的小吃。
作为一个不标准的吃货,上海的小吃怎能错过?软糯的条头糕,一口下去,甜甜的豆沙都迫不及待的溢了出来;小巧玲珑的小笼包子,沾上酸溜溜的醋,吸一口里面的汤汁,酸爽可口;滑润的油豆腐粉丝汤,鲜汤滋润入味,细细的粉丝柔滑有劲道。上海菜少有辣味和苦味,小吃也都相貌精美,包装精致,这些特点和上海人的特点一样,富有先进与包容,同时很精致,展现自己最光亮的一面。
我爱上海的弄堂。
一提到上海,大家的第一印象可能是东方明珠,金茂大厦等,为何不去看看上海那些古老的石库门弄堂呢?挑一条小路走,抚着饱经风霜的水泥墙,踏着凹凸不平的石板路,望着古拙敦厚的石库门,感受悠久的历史。回想那弄堂住过多少名人,经历过多少历史沧桑,鲁迅先生,叶圣陶先生,冯雪峰先生共同住的弄堂现在又怎样了呢?继续向前走,似乎看见旧时小孩子们在弄堂里玩的不亦乐乎,男生们去玩滚轮子,打弹子;女孩子只在一旁跳皮筋,造房子。继续向着深处走,人们在弄堂里走街串巷,一起坐在石凳上聊聊家常。坐在草席上乘乘凉,可以随时从一旁的架子上摘下来一串葡萄吃,有些老奶奶正在弄堂的街道里晒着被子,他们脸上洋溢着快乐的笑容。一座弄堂,几家子,却犹如一大家子,一起生活,一起享受那番不苦不辣,却带有无数丝甜蜜的悠然宁静,自然深秀的生活。
我爱上海的马路。
上海马路最著名的一定是南京路了,但有一些路饱含历史与情怀,也值得一去。走到了多伦路这条曲折幽静的小路,有风格各异,幽静清新的小楼,这条路没有南京路那么车水马龙,但他却如同一条十九、二十世纪的长河,留下许多文坛名人的故居,包括茅盾,丁玲,瞿秋白等,渊远流长 。再来到夏天的武康路,整条路都被高大繁茂的梧桐树笼罩着,阳光从枝叶的缝隙中洒下斑驳的光点,微风从脸庞悄悄拂过,看着梧桐树上那些黛绿色的枝叶,心旷神怡,心境开阔。
我生在上海,长在上海,更爱上海,爱他那不苦不辣,精致光亮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