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31 子曰: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我是个感性的人,想法很多,后来发现基本一点用都没有,还挺耗神的。
有段时间读班长的文字,一口气读了十篇,感觉挺过瘾。后来就按系列读,班长文章全集、幸福课、绘本、日课等等。
整个人就是泡在班长的语言里面,没有自己的想法。跟孩子和家人交流就是照搬班长的话,我也没有消化。学了很多感觉一点进步没有。有时候会产生自我怀疑。但是因为爱好和喜欢,就一直学。
这次论语课,再读这句“思不如学”,感受更深一些,同时进行了更深的反思。
有人说“众生愚蠢”,没有跟老师学习的人一定是愚的。我想起班长说自己思维升级是知道了w思维,最典型的例子是熊十力怒斥徐复观。大意是,先放下自己的思考,不管人家(经典、大师)对与不对,先遵从。然后才能学到东西。
班长是这么做的,先放下自己的思想。我想了一下自己,自己根本没有学习过,所以就是完全听从老师的,自己的想法毫无意义。
今天有一点明白了,守破离。刚开始的学习是完全按照老师的教的,甚至复制老师讲的,等到学的足够多的时候,会自然发生质变,应该就到了“破”的时候,等再积累一段时间,应该就有自己独立的思考了。把老师教的东西融会贯通,应用到自己的生活实践中。最后就慢慢会变地有智慧了。
我为自己想了一个办法: 现在什么都不要想,完全让自己浸泡在老师的语言中。这样我的思维其实是在高维度,离开立刻就会回到自己的低维度。每天让自己的思想在高纬度呆的多,低维度呆的少。就会减少自己的很多没有用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