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思维的启蒙的总结和反思2020.02.26
热度 5已有 816 次阅读2020-2-26 07:08
|个人分类:教育笔记
字体:
大中小
昨天把班长近一周的思维课,从头到尾看了一遍。本来想就孩子近期学习状态和思维引导进行深入交流,后来转念一想,三言两语,很难说清楚,不如记录下来,进行总结和反思。
首先,谈谈关于网校资源的运用。目前我使用最多的资源是班长的思维日课,常看常有收获。结合《奇先生妙小姐》,陪孩子聊底层代码。使用网校点读笔,让孩子每天听牛津树四十分钟以上,配套做牛津树的对应阅读练习册。
其次,谈谈学习效果。
1、小朋友在漫长的寒假里,养成了大量阅读的好习惯,泛读了许多经典有趣的故事书和科普类绘本(以拼音书和故事书为主),亲子阅读了林汉达成语故事,精读了班长推荐的《柳林风声》。
2、正在学习精读,并且初见成效。杨静远老师翻译的《柳林风声》,孩子现在在看第三遍。
看完第二遍的时候,儿子和我聊过关于柳林风声的读后感:一是,这本书的每个主人公都在成长,就像我们一样。最喜欢的主人公是蟾蜍,因为他像每个人身上的缺点。而他觉得自己更像獾先生,出场最晚,为人低调,不喜欢交际。
小孩儿比较内向,但是平时朋友很多,我一直觉得他对自己的评价不太客观,但是对于这个结论,我也只是一笑置之,顺便提了一句,獾是一个智慧人物,这一点也和你很像吧?
小孩儿抿嘴一笑,告诉我,他只是说獾的一部分特点像他。考虑到他一直以来的偶像是三国演义里的诸葛亮,我突然心头一动,或许,孩子内心就是渴望自己成为一个智慧先生吧。
3、英语学习方面,我们可能还在第二阶段,有一点摸到门道了,但是学习的还不算特别系统。
坚持听读牛津树,坚持两个半月,听到牛津树8听完,读到牛津树6,配套打印练习册做完第三册。从第四册开始,需要独立写句子回答问题,孩子开始觉得有难度了。
后期打算继续让孩子听读牛津树,今年上半年,把牛津树1-9啃到能读,能复述,里面重点单词见词能读,会用的水平。
练习册,如果孩子写句子有难度,暂时打算放放,家里有网校的启蒙1000词,孩子大约可以掌握里面单词80%左右,看小乌龟动画片,表示比较轻松,
可以和我简单英语交流故事内容。
但是,我陪他一起听有时候发现听的不是特别懂,所以我有时候也会疑惑他的效果。还是建议他把牛津树1-9的内容听完。
牛津树小孩儿主动要求听到八,说自己可以听懂,但是我让他放慢节奏,因为到牛津八,句子开始变长,我和他精读过一两本,发现生词开始多了,我怕欲速则不达。现在让他继续坚持精读牛津5-6(偶尔他还是要穿插听7和8里的故事),把生词,带着句子,每天坚持记录下来一到两句。
目前孩子坚决要求周末看《老鼠记者》英文版,看过几集,孩子说可以看懂,我发现语速太快了,担心效果,因为孩子坚持,最后同意他只能周末的看一到两集,孩子接受了这个建议。(他从小动画片在家看的都是英文的,我和他爸爸也会在他读英文的时候和他用英文讨论)
3、古诗词《一周一首古诗词》自学完一、二年级,自学效果是懂意思,了解诗词背景,能够背诵。
目前通过《纸贵满堂版唐诗三百首》继续让他,精读唐诗,从写法和字词角度看唐诗,另外,结合不同节气和时令特点,我还会给他亲子阅读《读给孩子的时令古诗》。每天唐诗学习大约20分钟。
反思是,古文学习不能太看重背诵,思维,写作手法,经典句子的体会分析,我觉得才是重点。
比如,昨天班长分享日志里介绍的那类让四年级孩子背诵《古文观止》的做法,我又何尝没有类似的行为呢?好在嘟嘟背诵的内容比较简单,无非是三百千和唐诗这类启蒙素材,但是只是满足于背诵,肯定远远不够。
目前小孩儿学习过的唐诗基本都可以背诵下来,也是因为反复诵读,并没有刻意要求背记。但是唐诗的思维导图分析,学习作者写作手法,把唐诗学校纳入亲子阅读日常,在我看来也是有必要,值得坚持的。其实班长课件很不错,可惜孩子眼睛不好,我尽量不推荐他近距离看电子产品。
最后,关于反思和疑惑。
小朋友不善言辞,但是对于感兴趣的话题可以出口成章(偶尔会,极少数情况),比如看完《柳林风声》,创作了一个小童话。平时交流的时候倒是经常语出惊人。但是让他动笔写作文,特别是布置命题作文,孩子有时候还会一头雾水,感觉特别困难。
他只对感兴趣的话题,口若悬河,对不感兴趣的直接说不懂,不会,经常摆出一副苦瓜脸。对数学、画画、手工、编程这类作业任务特别清晰,并且积极主动。对老师布置的其他任务又偶尔表现的稀里糊涂。
他爸爸说嘟嘟和我一样,对喜欢的东西,听一遍就记得住,不喜欢的,说几遍都记不住。
有时候聊故事的底层代码,孩子会不知道怎么回答,我在反思是不是我的方法有问题,比如前天,我问他金波的《月光下的肚肚狼》讲什么事,孩子回答不上来。接着问了几个问题,孩子都沉默不语。
我突然很恼火,态度突然变得很严肃,最后换了了问题,你觉得肚肚狼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他说他虽然笨,但是很努力,然后就流眼泪了,我说你觉得自己像肚肚狼么?
孩子哇的一声大哭起来,那一刻,我突然很自责,觉得自己变成了自己曾经最讨厌的那种人。
后来睡前聊天的时候,气氛缓和了,又聊起来这个话题,孩子把说肚肚狼笨的原因和他善良的举动分析了一遍。
他说肚肚狼可以利用黑曜石变成王子,他发现好朋友小红鞋需要帮助,他就帮助了小红鞋,帮助了朋友黑曜石竟然会变得更多。他虽然很善良,但是他明明可以通过唱歌做街头艺术家来赚钱,但是还是去要饭,所以说他有点笨。他说,真的好想看到故事出续集,想看肚肚狼变成王子了,而且一直是王子的样子。
我赞叹道,分析的真的好到位啊,有理有据,刚才妈妈提问的时候,为什么不会这么回答?“因为你不是提问,你是在质问!”
我的心开始五味杂陈。看来,家长更需要提高和学习。
感觉思维启蒙这条道路真是: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班长叔叔看了我的记录,您会有啥好建议不?
其他朋友也欢迎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