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冈山时期,毛泽东开始倡导“启发式(废止注入式)”,提出“干部班要用讨论式”。
他1964年6月8日在中共中央工作会议上讲:“要自学,靠自己学……现在大学不发讲义,教员念,叫学生死抄。为什么不发讲义?……应该印出来叫学生看、研究。你应该少讲几句!主要是学生看材料,把材料给人家。材料不只发一方面的,两方面的(正反面)都要发。……写了就不要讲了,书发给你们,让你们自己看。”
几天以后,7月5日,在与毛远新谈话时,他又讲到这个问题:“你们的教学就是灌,天天上课,有那么多可讲的?教员应该把讲稿印发给你们。怕什么?应该让学生自己去研究讲稿。讲稿还对学生保密?到了讲堂上才让学生抄,把学生束缚死了。大学生,尤其是高年级,主要是自己研究问题,讲那么多干什么?……高年级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员能回答50%,其它的说不知道,和学生一起商量,这就是不错的了。不要装着样子去吓唬人。”
——————————————————————————————————————
1、启发VS灌输;自主学习VS被动接受。教育采用讨论式,发正反观点的讲义,启发思考。死抄不会带来思维的流动,也就没有研究的意识。
2、弹性思维:材料不只发一方面的,两方面的(正反面)都要发,避免一元思维。
3、学术垄断VS知识共享。学术的目的,最终还是为了知识得到更多的共享。
4、问题导向。高年级主要是自己研究问题,而不是靠讲那些“死知识”。
5、仰视VS平视。教员能回答50%就不错了,不要吓唬人。
6、教学相长。和学生一起商量。
GMT+8, 2024-12-22 2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