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3日,武汉汉阳区弘桥小学内,一名一年级学生被老师开车碾轧,送医抢救后死亡。
小学生在校园里正常玩耍却被汽车撞死,听到这样的新闻我都震惊了。我家里也有一年级的小学生,如果这样的事发生在我们身上,我简直无法想象。
从新闻报道的细节来看,涉事学校原本有侧门供校内车辆通行,发生事故的地点并非车辆通道。涉事教师刘某驾车不走专供车辆通行的侧门,却绕到了正门,准备接到同事之后外出。之后,涉事教师刘某第一时间是发现了孩子的,但仅仅是“挥手让其离开”。然后在等待几分钟之后再启动车子时,却没有下车查看盲区。
造成这场悲剧主要有两方面原因:一个是学校的管理人员失职,没有严格执行人车分流的规定;另一个是涉事司机没有尽到小心注意的义务。
武汉市在2020年就已经发布了《武汉市中小学幼儿园交通安全管理暂行规定》,其中第十条规定:”校内机动车行驶或停放须与学生活动区域物理隔离,如校内不具备物理隔离条件,须禁止机动车进入校园。“
本来放几个墩子就可以把学生活动区域保护起来,可即便是这样简单的事情,学校也没有去做。最让人气愤的就是涉事司机的傲慢。明明看到车前有孩子,只是”挥手让其离开“,根本不知道孩子走了没有,就发动车子。要知道,在车前的只是一个不谙世事的六七岁孩子,他能像成年人一样意识到自己所受到的危险吗?身为教师,本应比社会的普通成员更加爱护孩子,却只是像清除自己眼前的障碍物一样指挥孩子。我的眼里看不到教师,我分明看到的就是社会上的某些”大领导“,觉得自己高高在上,可以像指挥机器人一样指挥自己的下属和百姓。我们把自己的孩子交到这样的人手里,怎么能放心呀?
这件事暴露出来的问题本质上就是教师队伍的人文精神的缺乏。小孩子是”人“,是更脆弱的”人“,是更需要我们时刻保护的”人”。学校的功能不仅仅是教书,更重要的是“育人”。如果没有了对“人”的关怀,学校还是学校吗?和社会上的考试培训机构有什么区别?学校承载的是国家未来的希望,让一群没有人文关怀的人来教育我们的孩子,不要说能把孩子教育成什么样,就连孩子最基本的安全都保证不了。
当然,以偏概全是不公平的,教师队伍里一定不乏有爱心、素质过硬的合格教师,但这个惨剧还是能够暴露出来一些问题的。墨菲定律告诉我们,“如果坏事情有可能发生,不管这种可能性有多小,它总会发生,并引起最大可能的损失。”要想避免这种灾难性后果怎么办,就是把这种可能性降到零,也就是严格执行管理规定。“规定”不仅仅是一个“规定”,它的背后是对“人”的尊重和关怀,如果意识不到这一点,这样的悲剧就绝不是最后一次。
GMT+8, 2025-5-12 0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