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注册 登录
核心素养家培养 返回首页

思琪妈09的个人空间 http://xy.xfxynet.com/?5057 [收藏] [复制] [RSS]

日志

道不轻传,法不贱卖

已有 23 次阅读2025-5-11 16:11

字体:
有个“丹书受戒”的典故:武王召师尚父而问曰:恶有藏之约,行之行,万世可以为子孙常者乎?”师尚父曰:在《丹书》。王欲闻之,则斋矣。三日,王端冕,下堂南面而立。师尚父曰:先王之道不北面。王遂东面立,师尚父西面道书之言,曰:“‘敬胜怠者,昌;怠胜敬者,亡;义胜欲,从;欲胜义者,凶。藏之约,行之行,可以为子孙常者,此言之谓也。王闻之而书于席、几、鉴、盥、盘、楹、杖、带、履、觞、豆、户、牖、剑、弓、矛,皆为铭焉。大概的意思是:周武王问姜太公可以永保江山的秘诀。姜太公把秘诀告诉他了,但前提是周武王恭敬至极地来求取。站着朝南都不行,还要面朝东。这不是姜太公太挑剔,是要激发周武王的“敬”,没有这个敬,受了丹书也是白受。正所谓“道不轻传,法不贱卖,师不顺路,医不叩门。”

苏洵“少独不喜学,年已壮犹不知书。职方君纵而不问,乡闾亲族皆怪之。或问其故,职方君笑而不答,君亦自如也。年二十七,始大发愤,谢其素所往来少年,闭户读书为文辞。”苏洵的爸爸对待孩子读书这件事真是淡定,亲戚都看不下去,他却不闻不问。等到苏洵二十多岁,孩子都有了,不知道怎么开窍了,才开始发奋读书,最后居然成了唐宋八大家之一。

子曰:“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尝无诲焉。”又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孔子虽说是有教无类,但从不贱卖自己的学问。你来求,我就有应。君子如响,你不求,我不会主动上门。这既是对自己尊重,也是对学生尊重。像我们今天这样,学生不想学,挖空心思地逼着他学,求着他学,既降低了师道尊严,也让学生产生逆反心理。就算短期有效果,长期呢?

主动VS被动,短期VS长期,得VS失



路过

鸡蛋

鲜花

握手

雷人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Archiver|冀ICP备17016543号

GMT+8, 2025-5-12 17:22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站长论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