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
何平叔注老子,始成,诣王辅嗣。见王注精奇,迺神伏曰:“若斯人,可与论天人之际矣!”因以所注为道德二论。——《世说新语 文学》
(张载)尝坐虎皮讲《易》京师,听从者甚众。一夕,二程至,与论《易》,次日语人曰:“比见二程,深明《易》道,吾所弗及,汝辈可师之。”——《宋史》
何晏和张载都能实事求是地肯定晚辈在某方面的学识或见解超过自己。他们的甘拜下风和开诚布公并没有使他们的形象受损,相反,这种成人之美的君子风范使人如沐春风,敬意油然而生。
相比之下,李林甫就是典型的小人。
上(唐玄宗)欲广求天下之士,命通一艺以上皆诣京师。李林甫恐草野之士对策斥言其奸恶,建言:“举人多卑贱愚聩,恐有俚言污浊圣听。”乃令郡县长官精加试练,灼然超绝者,具名送省,委尚书覆试,御史中丞监之,取名实相副者闻奏。既而至者皆试以诗、赋、论,遂无一人及第者,林甫乃上表贺野无遗贤。——《资治通鉴·唐纪三十一》
GMT+8, 2025-5-9 2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