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把坚强的锡兵这一课听完了,
看着班长一点点抽丝剥茧的讲,
从金属坚硬的物理特性隐喻着不妥协的心理特性,
到化心与化蝶的对比,
我已经觉得很巧妙了,
这个思维能力不是一般的强,
我也学到了比较、联系的思维方法。
谁知道,这还不是高潮,
等讲到骆驼祥子和安徒生的对比,
剖析到社会等级层面,
再到打破隔膜,用教育和耐心来对底层人士进行真正的启蒙,
把教育的意义也给讲到了。
这就让我听得有点儿心潮澎湃了。
这就是班长一直讲的,读经典得跟作者传记结合,得跟历史结合,
这是非常有价值的一个观点,
否则,真是上升不到这样的一个高度。
最后,又落脚到安徒生借锡兵来表达自己的心声:
你可以毁灭我的肉体,但无法摧毁我的精神,
你再打击我,我也不放弃自己的坚守和追求。
这么小的一个童话故事,
能够分析解剖到这个程度,
算是解读了这个故事成为经典的真正原因吧。
太酣畅淋漓了,太过瘾了,
这个样子的阅读,怎么能让人不喜爱呢?
就是我时间太少了,永远也跟不上班长讲课的步伐,
只能自己断断续续补课,
孩子们,听阿姨一句发自肺腑的话:
如果我还能像你们一样,有重回校园的机会,
我一定心无旁骛地去真正阅读经典,读懂经典,
这一定是最美的享受。
可惜,我回不到校园,
那就顺其自然,日拱一卒,也勉强自得其乐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