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激发孩子的唐诗兴趣,有段时间用喜马拉雅听录音,孩子坚持录了一段时间,把他有些熟悉的录完了,新的生疏的诗,也许是过了新鲜期,加上理解上有难度,就比较抗拒,凉了一段时间,再重启这个方式他也没有了热情。
平时孩子喜欢自己涂涂画画,都是天马行空的即兴涂鸦,自己配话,我帮他写在旁边。那天我说:要不我念一句唐诗,你来配图怎么样。念一句唐诗,我们可以放慢速度来聊它的意思和感受意境,孩子用他的涂鸦表达他理解的点,我用语言表达,他用画面表达,聊天速度变得更慢,也感到他更主动的参与进来,有时聊得没了边。但孩子很放松也玩得很投入,涂鸦也很随意。他画完我旁注,合作完成一本唐诗书,他拿着自己的作品念唐诗就很轻松的记下来了,也持久。孩子给每一本编上号,特别自豪的念自制书给奶奶听,教奶奶唐诗,目前挺喜欢这种方式,编了十来本。
发现孩子的记忆特点,就是非常明显的班长说过的“可理解输入”。小的时候放英语或是儿歌什么的,他会表现出烦操的情绪,大了点就直接说:妈妈太吵了,可不可以关掉。所以磨耳朵的学习方式对他真是不行。慢热的孩子,也许更加急不得用不可理解输入方式。
GMT+8, 2024-12-22 20: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