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王将征犬戎,祭公谋父谏曰:“不可。先王耀德不观兵。夫兵,戢而时动,动则威;观则玩,玩则无震。是故周文公之《颂》曰:‘载戢干戈,载櫜弓矢;我求懿德,肆于时夏。允王保之。’先王之于民也,茂正其德,而厚其性;阜其财求,而利其器用;明利害之乡,以文修之,使务利而避害,怀德而畏威,故能保世以滋大
先王治国的方法论是什么?
先王之于民也,茂正其德,而厚其性;阜其财求,而利其器用;明利害之乡,以文修之,使务利而避害,怀德而畏威,故能保世以滋大。
有无道理?这个我们老百姓无从评说。但是,我们总有些教子的经验,对比看看。
教育人民要正德厚性。教育孩子也要树立良好的品德,并让该品德壮大发展,成为他性格的一部分。---赞同。
赋财善技。让人们可以越来越富有,并拥有更好的生存发家的技能。给孩子一些甜头,然后教给他获得甜头的技能。(此处脑子突然冒出了马戏团的画面)
明利害,使之趋利避害。人民明白了怎样能让自己获得好处,也懂趋利弊害的道理。孩子在掌握技能后,告诉他学习有什么用,以及不学习的坏处。结果,孩子自然就会趋利避害的去学习。
你说高明不?我觉得,可以解决孩子学习内驱力的问题。当然,行不行的通,还需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以德服人 vs 以力服人
内力 vs 外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