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史》 王安石
自古功名亦苦辛,行藏终欲付何人。
当时黮闇犹承误,末俗纷纭更乱真。
糟粕所传非粹美,丹青难写是精神。
区区岂尽高贤意,独守千秋纸上尘。
【注】黮闇:蒙昧,糊涂。糟粕:这里用来指代典籍,也作“糟魄”,《庄子•天道》:“然则君之所读者,古人之糟魄已夫。”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这首诗从大处着眼,并非是针对某个具体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而作。
B.历代高人贤士一世奔忙,建功立业,但无法避免身后湮没无闻的可能。
C.历史人物在其所处的时代已经难免被误解,在世俗的传言中更会失真。
D.颈联的上下两句反复陈说,表明诗人的观点,堪称这首诗的警策之语。
这首诗阐述了一个什么样的道理?对我们有何启示?(6分)
一、这首诗大家看懂了吗?讲的是一个什么道理?背后有何底层代码可讲?
读历史要独立思考,不要人云亦云。独立VS盲从,历史的真实性
二、我们看看选择题。先宏观来把握。
B选项:历代高人贤士一世奔忙,建功立业,但无法避免身后湮没无闻的可能。
这个判断对吗?
自古功名亦苦辛,行藏终欲付何人。
意思是:自古以来功成名就都需要付出辛苦,但自己的行为事迹终究要托付什么人?
看来大部分人认为这句对。
A选项:这首诗从大处着眼,并非是针对某个具体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而作。
这个判断对吗?
D选项:颈联的上下两句反复陈说,表明诗人的观点,堪称这首诗的警策之语。
七律诗的写作顺序:首联,颔联,颈联,尾联
糟粕所传非粹美,丹青难写是精神。反复陈说,表明诗人的观点,堪称这首诗的警策之语。
再看最后一个判断A选项:历史人物在其所处的时代已经难免被误解,在世俗的传言中更会失真。
一共四个选项。不能全对。所以你得选出一个是错的。
做出你最后的选择。是选B
同学回答:王安石不是怕自己淹没于历史之中,而是怕后人以为史书里写的就是真相而误会了自己。
不是默默无闻,是被曲解误解
选A的,觉得A哪里错了?
选D的,觉得D哪里错了?
可以说说理由,是怎么思考的?
三、现在我们回头再每句来看看。
首联:自古功名亦苦辛,行藏终欲付何人。
这句什么意思?
理解的关键是“行藏”二字。
“功业须及时,立身有行藏。”
《论语·述而》:“用之则行,舍之则藏。”
行藏:行止,指事迹
行藏终欲付何人,这里的何人,你觉得是指什么人?
辛辛苦苦的取得了功名,那这个事迹,会是什么人来写呢?
同学回答:编写历史的人
颔联:当时黮闇犹承误,末俗纷纭更乱真。
末俗指的是什么呢?
嗯。这句其实就是前面C的概括:历史人物在其所处的时代已经难免被误解,在世俗的传言中更会失真。
注意C,说出了这首诗的主要意思。
颈联:糟粕所传非粹美,丹青难写是精神。
糟粕:这里用来指代典籍
典籍所传下来的,并非纯粹最美的,画家最难画的是精神。
颈联的上下两句反复陈说,表明诗人的观点,堪称这首诗的警策之语。
尾联:区区岂尽高贤意,独守千秋纸上尘。
谁在独守?
钻进书里,只能死啃书的那些人。
好,这首诗的意思,差不多理解了。
四、王安石发了这通感慨,想表达什么?想说什么道理?
同学回答:
史书不可信,需要独立判断。感慨自己不被理解
读书要思考,寻求真相,不要人云亦云
历史不等于真相
言不尽意,书上的文字,无法写出原本的东西。历史书不是真相。
那么,我们应该怎么办?历史书不看了吗?
现在自己都不被理解。身后名更是难以事实真相流传。告诉我们要独立思考,真相难得
尽信书则不如无书
不能只看历史书,要多方求证
独立思考判断能力
带着自己的判断读史
看,但要独立判断
不要教条地读书
传承下来的不一定是精粹
历史书是探明事件真相的一部分而不是全部,要独立判断是否可信
多求证,并加上自己的判断,不可轻信
我们看标准答案:
①史书是由人编写的,难以做到绝对客观,所以历史记载与历史真实 之间存在差异。
②在读书时必须保持批判精神,善于分辨,切忌盲从。
五、答题结构
题目的问题是:1、这首诗阐述了一个什么样的道理?2、对我们有何启示?
注意这个答案的答题结构。
1是什么,2又是什么?
客观,主观
1是道理,2是启示
道理,近似于哲理,事情的真相。规律和事实。
启示,就是我们根据这个道理,应该怎么做?
六、底层代码也只可以从道理和启示两个方面分析
以后注意学习底层代码的时候,也可以这么用。
比如独立vs盲从这个底层代码,
独立vs盲从,讲的是怎么做。我们不应该盲从。要有独立见解。
但为什么要独立,不盲从呢?
有各种各样的道理。
因为盲从的很可能是错的
比如三人成虎,人云亦云,历史不等于真相诸如此类。
七、乍一看有点难,但选项里实际给了很多提示信息,选项里实际给了很多提示信息。
八、注重日常积累,形成意识雷达。
这首诗的意思,其实我日课多次讲过。
毛泽东读《二十四史》,对芦荻讲:“一部《二十四史》大半都是假的,所谓实录之类也大半是假的。虽然认为《二十四史》大部分都是假的,但同时他也明确指出:“如果因为历史大半是假的就不读了,那就是形而上学。不读,靠什么来了解历史呢?反过来,一切信以为真,书上的每句话都被当作证实的信条,那就是历史唯心论了。”
如果你有这种意识。那么读这首诗的时候,自然就容易理解了。
如果你脑子里没这种意识,这首诗理解起来确实难。
所以归根结底,还是意识雷达的建立。脑子里得有意识。
有这种意识,根据选项里的提示,其实并不难。
总而言之,现在语文的学习,越来越强调日常的积累和思维了。耐心积累吧。
九、王安石《读史》(2020年全国II卷高考题)翻译
自古功名亦苦辛,行藏终欲付何人。
当时黮闇犹承误,末俗纷纭更乱真。
糟粕所传非粹美,丹青难写是精神。
区区岂尽高贤意,独守千秋纸上尘。
这首诗的翻译:
(首联)自古以来一个人要历尽苦辛才名就功成,可如实记载下他们的事迹要靠哪一个人?
(颔联)历史人物在其所处的时代已经难免被误解,在世俗的传言中更会失真。
(颈联)典籍很难把那纯而美的东西记录下来,要知道绘画最难的是画出人的气质精神。
(尾联)点点记录怎能写尽古代贤哲的品格学问,俗儒们只会死守古书的糟粕真可笑可憎。
十、从猜测的角度来分析主题是主观的,不是诗的道理。
王安石写这首诗,像在提醒后来人。因为他作为历史人物,感觉自己未来的命运,很可能就像先贤那样,被史官写的乱七八糟。再加上街谈巷议,更会不断歪曲。
注意,这个角度不是道理。
这个角度是我们的猜测。猜测王安石写这首诗的用意是什么。
既然是猜测,难免主观。主观的就不好出在题目里。题目需要一定的客观性。道理往往具有客观性。
搜索
复制
GMT+8, 2024-12-22 13: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