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注册 登录
核心素养家培养 返回首页

昊昊妈07的个人空间 http://xy.xfxynet.com/?13438 [收藏] [复制] [RSS]

日志

教育是静待花开:有感于葡萄妈《写给一年级的小豆豆》

热度 34已有 1476 次阅读2017-12-29 16:12 |个人分类:读后感

字体:

葡萄同学走过的路,跟我家昊昊同学相似,只是我们不是语文,而是数学。

 

二年级的时候,班里提倡学奥数,同班同学纷纷报起了课外奥数班。报还是不报呢?我拿起了一道鸡兔同笼让孩子做。结果当然是做不出来,任凭我和孩子爸怎样解释分析题目,孩子就是想不明白。折腾了大半天,以为孩子懂了,谁料变一下条件,孩子又蒙了。理科生的孩子爸抛下一句话:以后都不要学奥数了,她不是这块料!孩子可怜巴巴眼泪汪汪。我明显感到,一提起奥数,孩子就紧张,惧怕。以后,奥数成了我跟孩子敏感的话题,谁也不愿意再触及。

 

孩子喜欢阅读,喜欢听故事,尤其喜欢画画,制作图画小书呀,绘本呀,还有手工,粘土之类,是她的最爱,但偏好也很明显,对数学、音乐没啥感觉。

 

三年级一整年,我们家谁也没有再提起过奥数,数学方面,只是要求孩子认真学好课本就行,不另外拓展。这一年,孩子的课余时间全用在阅读上,她看了大量的课外书。这一年,我很幸运遇见了班长。记得有一次,我在网上查看关于加德纳的“多元智能”一文章时,机缘巧合链接到班长的博客(虽然表面上我跟孩子不再谈奥数,但是我内心仍然想解开这个困惑,就是为什么有些孩子奥数学得好,有些学得差?如何破解?)。

 

昊昊就是典型的强空间智能者,弱逻辑数学智能者。通过研究学习加德纳的“多元智能”,我得出以下结论:

 

1、每个孩子的八大智能发展有快有慢,有早有晚。正如班长所说的“有时候一年级可能是严重的问题,而到二年级就不是问题了。”孩子不仅有形的身体在成长,无形的智能也在发育。我们不会让一个78岁的孩子去提20斤的水,因为水的重量超出孩子的能力范围。但是我们却让一个78岁的孩子去做超出孩子智能的奥数,想想自己当时真愚蠢!

 

2、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势智能,然而学校却把每个学生当作标准化来对待,成绩好的就是好学生。作为家长,不能成为学校的帮凶。我们没有报奥数,一方面是觉得孩子不是这块料,另一方面,从一些基本的常识懂得:孩子不愿意、抗拒学的东西,就算逼她去做,也会徒劳。

 

3、智能常数理论。就是说,对于正常人,任何人的八种智能总和都是非常接近的。这一结论对我的启发较大,我是认为虽然孩子的空间智能相比其他智能有一定的优势,但是其他智能也不会太差才对的,最多是差一些。所以也坚定了我决心去开发她的逻辑智能。

 

如何开发呢?班长提供了思路,而我也跟着做了。就是不要认为只有数学才能开发逻辑能力,语文也可以!而且数学的逻辑能力仅仅是在应试上用到,而语文的逻辑能力可以做到为人处事,能在实际生活中运用。

 

每天,我跟孩子聊底层代码,就从绘本开始,到历史,到电影,到文学,到社会现象,再结合孩子的学习生活。我每天下班,昊昊都会兴冲冲跑到我面前,跟我说班里发生了什么事,有什么底层代码。底层代码已经深入孩子的思维,孩子学会了观察生活,思考问题。

 

奥数,三年级,四年级,我们都没有碰过。昊昊现在五年级,她的数学我发现慢慢有了变化:每次数学老师布置的作业,最后一题是拓展题,可做可不做,孩子首先是去做这道题,我问为什么。她说这些题很有趣,有些难度,但是做完后很有满足感。每次数学测验最后一题是拓展题,即奥数题,孩子说她都能做对。相反,许多在外面报读培训班的同学都做不出来。

 

今天吃早餐的时候,昊昊突然对我说,以前的鸡兔同笼,你跟爸爸再怎样说,我都不明白,现在我一看就知道怎样做了,很简单,而且我会三种做法。

 

我一笑,这是我早已料到的结果,奥数在我们家里,已不是恶魔了,孩子也不再惧怕奥数。不知是孩子的逻辑智能跟上来了,还是聊底层代码有用,还是两者叠加的结果。

 

我坚信,走对了方向,静静等待,就会等到花开的一天。


路过

鸡蛋
34

鲜花

握手

雷人

刚表态过的朋友 (34 人)

发表评论 评论 (1 个评论)

回复 班长 2017-12-29 21:35
把握好方向,顺势而为,静待花开就好。。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Archiver|冀ICP备17016543号

GMT+8, 2024-6-2 17:46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站长论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