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听了班长关于小崔的会议录音,有两点感受。一是技术流与哲学流孰轻孰重。我理解技术流是吃饭的家伙,没有一定的专业技术,很难在工作上立足。比如我的工作是写材料的,没有一定的文字功底,很难混下去。而哲学流是让我们好好吃饭的,别一下子吃猛噎着了,也别捧着饭碗不吃饿着了。先得有饭吃,然后还得学会好好吃饭。
目前有一些事,我突然看得开了,如果换成五年前的我,准确说在没有跟着班长学习的我,肯定会很不舒服,会找各种理由自闭,但这次我却意外的看淡这些事情,更专注于做好自己,不去揣测别的的想法,更注重自己的感受和体会。我非常高兴自己有了质的改变。二是闭塞与通透。过去我会把自己设定在一个狭窄的区域里不自拔,一旦出现问题就会钻牛角尖,比如我无法将工作与孩子教育兼顾,我无法让孩子的学习与近视防控兼顾,我无法将教育孩子与赡养老人兼顾等等。
后来我开始学着把格局打开,比如孩子教育,我把一些不擅长的交给专业的老师去教,注意与老师直接的连通,同时把主要的精力,用在我学到的班长这边的知识传导给孩子。同时,我又把不再纠结于孩子日常的考试成绩的问题,而更关注于她学习中的成长与提升,这次考试总体比过去好,并且在准备考试过程中,每天晚上我会给他说一个古文观止小故事,在睡前听我自己朗读录音,神奇的是孩子听了两三次就慢慢背了出来,第一个是前赤壁赋,她喜欢背,我也逐渐跟着她背下来,真是教学相长啊。
一周不到两周,仅仅是晚上睡前的十分钟,目前前赤壁赋,马说完成了,秋声赋也进行一半了,我感觉到她对古文慢慢喜欢上了,这是一个好现象。虽然工作越来越忙碌,我也会多注意和孩子古文上的学习和交流,希望这个暑假能有一个惊喜的飞跃,但我不再制定计划和目标,不想被框在里面了,有方向有行动,我觉得就挺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