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点碎碎念——《恰同学少年》观后感之三
陶斯咏与表哥王子鹏订了娃娃亲,双方父母非常看好这门亲事。但是,两人的性格实在不合适,于是,斯咏想退婚。但又无法下定主意,她想求助于从老式婚姻中走出来的蔡母。
向警予认为退婚就对了。为了打消陶斯咏的顾虑,向警予和陶斯咏一起来了了蔡家。
以下是原文:
“我抛弃过一段老式婚姻,抛弃过一个封建家庭。斯咏,按理说,现在,最应该鼓励你,支持你,给你打气的,就是蔡伯母。可是,可是蔡伯母不能那样做。”
葛健豪给孩子们续上茶水,又说:“你们还年轻啊,孩子们。有很多事,你们还没有经历过。只有经历了,你们才会明白,生活,并不像你们年轻人想的那样,只要迈过那一道坎,前头就会是一片阳光。正好相反,一个人,做出任何选择,都是有代价的,常常是,当你做出了选择,你却发现,你所面临的,反而是更大的、更长久的、更难以克服的障碍与压力。如果换作一个女人,要她去挑战旧婚姻、旧家庭、旧观念,甚至整个旧的社会,那更要付出巨大的,也许是你根本无法承受的代价。”
“怎么,伯母,您后悔了?”警予几乎不敢相信这些话会出自葛健豪的口。
“不,我没有后悔,我从来不为自己的选择后悔。可我是我,斯咏是斯咏。斯咏,你蔡伯母的性格,跟你不一样,蔡伯母的年龄,也比你大得多,我的选择,经过了深思熟虑,当我打算踏出那个家门时,我也自信已经做好了一切准备,预计好了一切困难。可当我真的离开那个家,我才发现,还有许许多多的白眼,许许多多的压力,许许多多旁人无法想象的困难,超出了我原来的预计。这些压力与困难,蔡伯母挺下来了,可是不等于你也能挺下来,我不知道。真的,斯咏,我很愿意支持你,支持你挣脱枷锁,但作为一个过来人,我更要提醒你,做出一个人生的选择也许艰难,但承受一个选择所带来的终生的压力与代价,才是你今后真正要面对的现实。所以,当你打算做出选择的时候,我希望你认真地问一句自己:我,真的做好付出一切代价的准备了吗?”
望着葛健豪坦诚而关切的眼睛,斯咏努力想弄明白蔡妈妈这番话背后的意思。
这段文,堪称给别人提意见的范本。
如果是我,肯定和向警予一样,热烈支持陶斯咏退婚,并以自己的新身经历,说明抛弃封建婚姻,寻求自由是多么好。这样,一是有些越界,二是考虑问题不全面。
葛健豪的回答,既守住了自己的边界,又恰当地帮助了斯咏,让斯咏更全面地思考这个问题。
GMT+8, 2025-4-6 18: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