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注册 登录
核心素养家培养 返回首页

洋爸07的个人空间 http://xy.xfxynet.com/?5293 [收藏] [复制] [RSS]

日志

用英语思维改善亲子关系

热度 9已有 88 次阅读2025-3-13 16:25 |个人分类:观察生活

字体:
      今天刷到一位曾拥有自己的公司且英语高级口译专业八级的博主谈到此话题,觉得蛮新颖和有启发性。

      比如生活中有一个情境:孩放学很晚才回家,我们一般会问:你为什么这么晚才回来?用英语直译过来是:Why are you so late?听者会有被指责抱怨的感觉。而英语思维是What took you so long?直译是:是什么让你迟了?这就是英文中无灵主语即用物体做主语,听上去也会较委婉和礼貌一点。

      语言也会体现出思维方式的不同,中文思维是人是万事万物之始,人〉物〉事,中文不习惯用物体当主语,强调主观思维。英文里人=物=事,万事万物皆平等,强调客观思维。

      而博主在与孩子相处中,会分析孩子是哪里出了问题,不是随便给孩子贴标签,这样遇事不埋怨保持理性,能看到事情背后的真相。

      另外在英文语境中,说话者也会直接点明你的情绪或状态,你会感觉他与你感同身受能共情自己。比如我考试考砸了抹眼泪伤心,对方会说:你一定很难过。比如我生病了脸色不好,但还得继续上班,对方会说:are you OK? you look a bit tired。用在亲子关系中时,就会很容易与孩共情且接纳对方。宝贝你遇到挫折了,说你是不是有点沮丧?孩子哭闹,说你看上去有点累哦,妈妈知道你的身体想休息了,但是脑袋还想再玩一会儿。

      学习语言可以影响人的思维方式,清华大学心理学教授彭凯平教授曾说过:学外语不是崇洋媚外,不是跪舔外国人,不是吃饭的工具,不是斗争的武器,是让我们对世界有一个不同的角度,不一定对但可以有不同的角度。是换一个角度让你更加智慧。

      在与孩子相处中,首先让孩子学习对生活中各种自己的情绪会认识会识别,当孩子的情绪被我们看见,我们能说到他自己没意识到的点时,我们能与孩子共情表明愿意接纳孩子时,其实事情已经解决一大半了。情绪开道,道理在后,先共情,然后看到事情背后孩子的需求点。很多时候,生活中的我们只是没有耐心去感受对方的情绪,所以会有矛盾。



路过

鸡蛋
9

鲜花

握手

雷人

刚表态过的朋友 (9 人)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Archiver|冀ICP备17016543号

GMT+8, 2025-4-5 03:40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站长论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