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日志记录了最近学习的问题,除了要多积累代码,多反复讲透彻,与生活联系起来,我觉得最重要,也是最关键的点是在于学习方式。
孩子在学校都是灌输式的学习方法,我也因为平时太忙,很难静下心来长时间有耐心地和孩子交流,所以也基本上是用填鸭式的知识讲解比较多。今天在网校整理出来一些有关启发式学习的资料。接下来一段时间,自已先把这一块学起来,用起来,哪怕一天只说一件事,一个故事,不要急,慢慢地一步一步来。
班长关于启发式教学的文章:
1、提问,举例并给予提示,轻微挑战。
2、直接提问,很大的挑战,形成一种意识,就是下结论之前,先找到充足的例子,然后通过对例子进行研究,然后做出判断。
3、笼统的给出任务,难度在于提出问题。
这三个层次,基本揭示了研究的流程:
1、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开始(什么时候发长元音,什么时候发短元音呢?)
2、提出问题后,找到相应的研究素材(找到例词,观察,统计,把发长元音的放在一起,发短元音的放在一起。)
3、发现规律后,做出初步的判断。给出自己的答案,并且接受其他研究者的质询。
这三个层次,也可以与三维学习者相对应。
一维学习者的特点,我学了什么。
二维学习者的特点,我学了什么。我是怎么学习的。别人是怎么学习的。
三维学习者的特点,我学了什么。我是怎么学习的。学习的一般规律是什么。
一维:看到一个题目,不知道章法是什么,跟着感觉随便写。
二维:看到一个题目,会想想写作的一般章法。想想老师讲的章法,自己的写作能不能用上。
三维:通过不断的探究,实践,逐渐形成自己的一套章法。写起来游刃有余。
这个孩子明显已经开始思维了。开始有意识的找规律。
目前阶段还比较简单,就是把相似的放在一起,不同的排除在外。
这种找规律的思维,是一切学问的基础。所以我们不能忽视儿童的思维。
孩子的一些小问题,往往是很好的教育契机。可借此逐步扩大孩子的认知范围。
小的孩子,主要还是靠灌输的。启发性的问题是高级思维。
启发教育的关键在于你的问题在孩子的最近发展区内。是孩子跳跳脚就能够到的。如果超出她的知识背景,那只有不知道了。
所以应该灌输为主,启发为辅。灌输是增加孩子的背景知识。启发需要建立在背景知识的基础上。将来孩子大了,背景知识多了,也会思考问题了。就可以启发为主。
先告诉孩子你的感悟。先告诉孩子你的感悟。让孩子知道什么是感悟。然后你再把自己的感悟是怎么来的。为什么这么感悟教给孩子。这就是先输入再输出。如果孩子连什么是感悟都不知道,怎么可能说出自己的感悟?
灌输和启发不是对立的。启发里面可能包含灌输。灌输里面可能有启发。大的方面是灌输,但手段可能是启发性的。比如价值观的传递,本质就是灌输。但手段可能用启发的方式让孩子自己得出结论。
首先,从思维习惯的角度说。父亲让费曼认识到,认识事物不能光看表面现象,要透过现象看本质,通过深入观察,发现现象背后更具有本质意义的东西。
其次,从思维方法的角度说。 这段对话就应用了科学工作常用的思考程序。
有人觉得凡事都要走这样一个程序思考一番岂不是太累?实际上觉得累是因为我们还没有形成习惯。俗话说习惯成自然。如果掌握了这套思维程序,然后又能够变成习惯,就可能举重若轻,游刃有余。我们看到一些杰出人物才思敏捷,出口成章,背后就是经年累月坚持科学思考的功力。
知识只是买椟还珠那个故事里的盒子,真正有价值的是盒子里面的“珠子”,也就是慧商教育始终强调的思维习惯与思维方法。
其他同学的学习分享:
补充:
低级思维:记忆,理解,应用
高级思维:综合分析,评判赏析,创造
总结:
1、思维的学习是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高级思维很高级,但并不是说不要低级思维。在低级思维的基础上,用启发式方法引导孩子走向高级思维。着手点就在底层代码的积累,模式的识别......
2、班长说:“灌输和启发不是对立的。启发里面可能包含灌输。灌输里面可能有启发。” 并不需要全盘否定自已以前的方式方法。慢慢开展启发性聊天模式,并引导孩子发散性思考。
3、孩子目前应该是在一维到二维之间的学习者。我以后要学会把生活中的事例,看到听到的新闻,当做话题和孩子讨论。孩子最喜欢军事武器,特别是喜欢看二战方面的书,喜欢和爸爸讨论战争,我也可以和爸爸一起来学习,这样才有机会和孩子展开讨论。
4、学会提问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