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公司引入AI功能到CRM系统之后,大家都能借助AI完成邮件撰写、文字润色、沟通建议和数据分析等工作。这些工具的目的,是帮助我们减少重复劳动,把更多精力放在创造和判断上。然而在实际使用中,情况却出现了分化。年轻同事普遍能够快速适应,对AI工具用得顺手,而年纪稍长的同事则显得兴趣不足,甚至会下意识排斥。
这种差异逐渐反映在工作结果上。积极尝试的同事,能让AI替自己承担机械性的任务,效率自然更高;而依旧依赖传统方式的人,则在重复性问题上消耗了大量时间,常常比别人慢了一步。按理说,经验更丰富的员工在业务上应该更有优势,但现实却并非如此。关键点就在于——学习力。
学习力,决定了一个人能否持续突破瓶颈。在AI快速发展的时代,经验的价值周期被大大缩短,如果不去更新,曾经的优势很快就会失去力量。与其说AI正在改变行业,不如说AI正在考验我们是否具备持续学习、不断更新的能力。
反观自身,会发现面对新工具、新知识时,常常有一种潜在的排斥感,更容易依赖过去熟悉的路径。这种惯性虽然带来安全感,但也让人显得迟缓。那么,如何才能让自己保持旺盛的学习力,不被这种惯性所束缚呢?
首先,可以从微小的改变开始。每天为自己设定一个小问题,尝试用不同的方法去解决,让大脑逐渐习惯新的思维方式。哪怕只是十分钟的尝试,也能慢慢打破抗拒感。
其次,要学会边学边用。新知识如果只停留在理解层面,很快就会淡忘。把学到的内容立刻应用到工作中,哪怕只是一个小功能,也能帮助加深理解,让学习真正转化为能力。
最后,要善用身边的资源。与同事多交流,年轻人分享工具技巧,年长同事传递业务经验,互补中就能彼此成长。同时,也可以让AI本身成为学习的助手,请它解释功能、提供案例,把AI变成学习力的放大器。
时代的变化不会停下脚步。经验仍然重要,但如果缺乏学习力,经验很快就会贬值。突破路径依赖和舒适区并不容易,它常常违背人的本能。但只有不断提醒自己“反本能”地行动,像是拉起自己的头发一样,才能跳出局限,走向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