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长讲底层思维和底层陷阱,底层思维之一是害怕思考,逃避思考,我真切的感受到自己的这一倾向,记录反思批判,希望能切断循环。
1.班长在开始讲唐诗时,跟着上了一周,课堂听讲,课下整理记录和回顾,感觉很快乐很充实,一周后,突然心里有一股力量拉着自己,不想听,也不想整理,空闲时间宁愿打打小游戏消磨,也不愿意去学习。对学唐诗很抗拒,心里很自责。停了一周左右。
2.因为孩子学习出现一些问题,又重新学习底层代码,每天中午一个故事或生活中的事例,讨论底层代码,这一周很好,孩子也很有收获,讨论了责任和自由,奉献和感恩,能力和自由,基本做到了示范和讨论,根据孩子接受状况决定输入的速度,为了讨论好,空闲时间我都在重温班长的讲课记录和文章,自己也感觉有点点进步,正在一切向好的时候,今天我的害怕思考的老毛病又犯了,空闲时间又消磨在QQ聊天,小游戏上,到底是什么力量阻碍我的前进,坐在公交车上班的路上,一直思考,突然意识到自己很可悲,一直在底层,一直自命不凡,一直用底层思维思考问题,一直用抱怨,自怨自艾对待自己的生活,一直在自卑,而没有俯下身子踏踏实实去积累,去奋斗。高兴时沾沾自喜,失落时怨天尤人。
这个事情的底层代码:1.本本主义VS实用主义:一直在网校都是学了皮毛,把学到的一知半解和一些概念照搬给孩子和老公,招致老公的反感,孩子也没有吸收,还责怪孩子吸收能力弱。讲解时没有先自己吸收明白,而是照搬。
2.弹性思维和刻板,没有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来不断的尝试,橡皮筋理论只停留在知道层面。
3.直面问题和逃避问题:孩子出了问题,不认为是自己引导没跟上,而是想就这样吧,我已经尽力了,自己出现了问题,不愿意积累,不愿意学习,认为自己就这么大能力。
4.自满和自卑:没有放空自己,老是感觉自己还行,学到一个新名词赶紧炫耀,而没有想想怎么运用,收到一点打击,立马气馁,根源还在于自卑,而不是虚心接受,努力思考,积极积累
5.浮躁和踏实,整天飘在上面,上过课,看过文章,以为就懂了,就会了,而没有琢磨怎么运用到实际。
6.自律和他律:没有人来约束自己,自己就开始放任,自律能力太差。
整个一个反面典型!痛心反思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