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长细读《给我三天光明》,读到第一页,就问出一个问题,如果给她机会,为什么海伦首先想看的是沙利文老师而不是她的父母?(真是个好问题!为什么我就提不出来呢?那是另外层面的问题了)父母那么心疼她迁就她,给她充分的物质满足,宠着她惯着她,沙利文从来不迁就她,该惩罚就惩罚,该立规矩就立规矩。原因在于父母给她的不是真正的爱,是宠物爱,没有把她当成一个独立的人来,只是当成一个小动、一个宠物在养。而沙利文老师是真正的爱,是她社会意义上的母亲,真正拯救了她,让她成了一个真正的人。
有一次在小区会所幼儿玩耍区里,隔断板横七竖八放在里面 ,几个孩子还把边上一块推倒的隔板架空在上面,玩起了类似跷跷板的游戏。我眼看着有个小一点的孩子钻到了跷跷板的下面,实在是惊险。我叫那个带头的男孩,胖乎乎的,至少应该有一百斤了吧,我说来,我看这里你的力气最大,我们一起把这个隔板推到边上, 这样玩跷跷板实在是太危险了。那男孩不太乐意,嘟囔着。这时,他奶奶也过来了,恶狠狠地盯着我说,你怎么想的,让这么小的小孩帮忙,我孙子受伤了怎么办?我真是瞬间石化。多好的教育机会呀!既消除了安全隐患,又让孩子体验到通过自己的力量帮助了别人。
朋友的孩子,从小粉糯粉糯的,爷爷奶奶捧在手里怕摔了,含在嘴里怕化了。宠溺得不得了。上了幼儿园不适应,上了小学更不适应,除了奶奶做的菜,不吃任何外面的饭菜。妈妈本想不管也不得不接手,插手立规矩,孩子从开始的不适应,到后来慢慢接受。现在,也是更愿意跟着妈妈,更喜欢吃妈妈做的饭菜。奶奶一直想不通,认为是妈妈要求的,才让孙女对她的饭菜不感兴趣。其实跟海伦的道理是一样的,孩子渐渐长大,在好吃好喝之外,也会有更高的追求,也想当一个独立的能融入社会的人。
家有两女,有时候也会不由自主地比较,为什么同样的父母、同样的环境,两个孩子的心性差距如此之大。可能是这样,一部分是天性,另一部分是带孩子的心态完全不一样。大女儿小的时候,带得有点太过于小心翼翼,接到老师说她作业没完成的电话,心里总是无比紧张。总是怕小小的女儿因此在学校受委屈。也似乎自己跟她是捆绑的,不是独立的个体。我会因为她开心而开心,因为她不开心我也不开心。 慢慢地,就越来越紧张,觉得除了盯着她实在没有别的办法。她呢,也是逆反,越是盯着,明面上也不反抗,暗地里则是能拖就拖。或者有的事情,明明自己想做的,但经过你一提醒,就是不想做了。感觉除了过重的课业负担,孩子的自主性内驱力也是在这样的过分关注中一点点磨掉。
但面对小女儿的时候,心态就放松超然多了。面对她有时候耍赖撒泼不讲理,有时候我心里也会烦,但真是很少,即使有,也真是一种旁观者的心态,内心并不为所动,甚至在想,生气生得这么认真的样子真是好好笑。果不其然,过一会儿,她自己也就擦掉眼泪,雨过天晴了。
到底怎么爱孩子,真是一门功课。
GMT+8, 2024-12-27 05: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