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大儿子:
早就想对“差异性”深究一下。感谢你和你弟弟为我创造的“每周一信”的机会,刚好可供我相对逻辑化地深入思考一番。
《非暴力沟通》有一篇前言是印度圣雄“非暴力不合作”领袖甘地的孙子写的,其中一段话让我颇有感触。他说”,十岁那年,白人打了我,他们认为我太黑了;接着,黑人又打了我,他们认为我太白了。“这个颇有讽刺意味有让人心生悲凉地例子非常鲜活地说明了,一般情况人们对待”差异性“的态度。一种毫无根据,又僵硬顽固的敌视。还记得你小时候爱读的绘本《黄油大战》吗?两个不同族群的人们,因为一个族群吃面包的时候是黄油朝上,另一个族群是黄油朝下的,互相敌视威胁,甚至搞起了军备竞赛!人们敌视差异性,大概是因为”差异性“带来一种不确定性,而不确定性让人心怀恐惧。这应该是原始人类通过集体无意识的方式留给后代的生存智慧吧。
另一方面,差异性又是美的源泉。你知道妈妈喜欢大自然(每次想到这里,妈妈都觉得自己赚翻了,感谢上天给予我对于大自然的热爱,随便一块草地,一个角落都能让我流连忘返),而大自然最大的特点就是”差异性“。而差异性,正是美的来源!当我用心去观察时,真正体味到“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能津津有味欣赏好久;若是漫不经心,看到的就是差不多的一片片树叶、一棵棵树,很快就索然无味了。这种感受在我画画的时候特别强烈,当我用心去观察、描摹一片片树叶时,它们生动饱满;当我关上房门,随意去画,往往画出的都是差不多地、整齐的树叶,美感全无。
将”差异性“视为”美的源泉“还是”可怕的威胁“,取决于一个人心智模式,决定了一个人的格局。一个能量充足、自信饱满的人倾向于更能接纳并欣赏”差异性“;反之,一个能量不足,紧张胆怯的人更容易把差异性视为威胁。一个人对差异性的接纳和欣赏程度越高,他的世界就越丰富多彩,格局也会来越大;反之,一个人越不能接纳和欣赏差异性,他的世界就会愈发单调乏味。
如何克服人类本能中对差异性地恐惧呢?人类不是恐惧差异性,而是恐惧差异性所带来的不确定性和危险。因此,能消除不确定性的了解和沟通是最有效的手段之一。我又想到了贝贝熊系列中的《新邻居》一书,还有《是谁在门外》,你还记得吗?《新邻居》里熊爸爸刚开始对新邻居熊猫一家充满了毫无根据的敌意,直到他们一起吃了丰盛的晚餐后才意识对方和自己一样善良;《是谁在门外》里的茉莉猪一开始也对无敌狐充满偏见,直到无敌狐出手相助,大家一起做蛋糕吃蛋糕才发现无敌狐根本不是想象中地那样可怕。
今天妈妈跟你说建议去远一些的地方读大学,感受远处的风俗其实也有这方面意思,在外地你能够接触更多差异性,接触更多样化和更丰富的世界,拓宽眼界,提升格局。不过,如果一个人拥有欣赏差异性的开放心态,他在任何经历环境中都能发展出越来越丰富饱满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