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注册 登录
核心素养家培养 返回首页

泽泽妈09的个人空间 http://xy.xfxynet.com/?13702 [收藏] [复制] [RSS]

日志

《存在心理学》读后感&行动建议

热度 3已有 63 次阅读2025-7-22 11:40

字体:
《存在心理学》读了两遍。第一遍读细节,被其中的很多观点惊艳到并能与之共鸣,进行圈画和批注。第二遍试图把握其整体思想,按章节进行了归纳。以下试图将其主旨进行归纳,总结其对我个人的启发点,继而提出行动建议。

1.存在心理学(自我实现心理学、人本主义心理学)提供价值体系,建议采取行动,继而产生一种生活方式。

2.在其内在本性引导下,凭借自身成就与世界(其所在社会和广义的人类)产生一种新关系,这样的人,才可以称为一个真正的人。(否则,他就是孩子,还需要依附,没办法独立面对世界。产生新的关系的过程就是“三十而立”的“立”的状态吧)

3.自我实现是通过不断的实现潜能,完成天命,全面接纳自身本性,内心不断趋向统一、完整的过程。(四十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在这一过程中,个体感到更能充分发挥自己、更能全然地认知他人与世界,更能与世界融合、更能与他人建立深刻的联结,更有创造力。在他们身上,工作就是玩耍,付出就是获得。与此同时,自我实现者依然会经历懊恼、内疚、不满、愤怒。

4.在内在本性的引导下,成长自然发生(按照一定的节奏,其中有退回和反复)。但是环境会阻碍内在的本性的引导。具体表现在:a.个体的匮乏性需要未被满足,有机体优先满足匮乏性需要。b.个体倾听内在本性的能力弱 c.环境干扰个体倾听内在本性(如别人经常替他做选择,会使他软弱、失去自信,扰乱他在经验中察觉自己的内在快乐、冲动、判断和感觉,以及区分自己和他人的内化标准的能力)

5.内在本性被忽视,一个人就永远不满足。(就像《活了一百万次的猫》,只有为自己而活,它才真正满足并死去。)与此同时,尽量内在天性决定着什么对你重要,但你可以选择不同的方式去满足这一需要。这种内在本性面对外部世界快速成长、形成自我并不断转变(天所赋为命,物所受为性)。因此,价值是由我们内心发现的,也是由我们创造或选择的。

启发点:

1.“立”的意思是,拥有独立面对世界的能力。其中最重要的是提供给这个世界你独特的价值,从而换取你的生存资料。因此“立”的前提是“学”,通过学习获得技能。没有这个,一个人就不是一个独立个体。所以“人本主义”、“非绩效主义”、“存在性价值”强调每个人本身就有价值,是引导个人努力发掘自己的内在本性和独特能力,而不是以“我本来就有价值,为什么要努力奋斗”作为躺平的理由。(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2.成长不仅意味着愉悦,还意味着离开舒适圈,走向更富责任、更复杂的生活。即使是达到了“自我实现”,一个人依然焦虑、懊恼、悲伤、内疚、愤怒。这个世界没有“如果......就好了。”也可以说,现在的一切都刚刚好。

行动建议:
1.用“日有所得”记录、梳理、积累自己的“本领”。提供给这个世界独特的价值。(有利他之心,须有利他之力)

2.直面挑战。学习做一个解决问题的高手。这才是成长的捷径。








路过

鸡蛋
3

鲜花

握手

雷人

刚表态过的朋友 (3 人)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Archiver|冀ICP备17016543号

GMT+8, 2025-7-31 21:19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站长论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