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观众觉得我讲解“好听”。为啥呢?
我认为一个主要原因是我只讲我彻底弄明白的事。
彻底弄明白是什么意思?
是我充分理解我要讲的事情,能够清楚地通过自己的逻辑和语言复述。
举个例子
颜回是孔夫子的弟子,被奉为“复圣”。
如果只是如此告诉观众似乎也够了。
但是我会思考,为什么呢?
为什么颜回被奉为“复圣”?复是什么意思?
于是去查,复是“落实、实践”的意思,后人认为颜子特别能够实践孔子之道。所以称其为“复圣”。
讲解的时候我就会问观众
大家看这位就是颜回,大家看看那个牌位上写的什么字?
观众于是仔细观察,回答说“复圣”
然后我问,为什么是“复圣”呢?大家知道孔夫子是“至圣”,孟夫子是“亚圣”,那“复圣”是个啥意思呢?
大家苦思冥想。
然后我说,这个复啊,有“落实、实践、回归”的意思,比如大家都知道一个词叫“克己复礼”
这个词就是出自《论语》中颜渊与孔子的对话
颜渊问孔子什么是仁啊,孔夫子说“克己复礼为仁”,颜渊问具体怎么做呢?“请问其目。” 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大家一听,哦原来是这么回事,明白了。
所以“好听”的诀窍在于
引发观众的疑惑,然后和观众一起探索答案
追本溯源不仅适用于讲解,也适用于学习。当我们打破砂锅问到底的时候,我们离事情的本质就不远了。而掌握了一个本质,就意味着掌握了成千上万个现象。